Search This Blog

Friday, January 30, 2015

直接金融(3):募款創新的實踐


一個讚揚校長的孩子,促成了(百萬)美金的募款計劃 
NYT(Jan. 29, 2015)當我們提到經濟理論,不少學者會說,誘因很重要,可以改變人的行為。誘因這個抽象概念,轉化到生活中的話是甚麼樣子呢?進一步來說,我們都清楚誘因機制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背後的金流就比較少被提及。那麼誘因+金流,又可以有甚麼樣的故事?

台灣的故事:
彰化高中曾有一位傑出的校長,了解誘因對學生的重要。設計了一連串的計畫。曾勘仁校長,在很多校友心中還念念不忘。當時的彰中辦學狀況並不是很好,高中階段學生多半外流到台中接受,甚至不少國中老師的"績效"目標,是班級內考上台中地區高中的比率。

曾校長算是扭轉這樣局面的推手。他推行的計劃,跟誘因機制可說是環環相扣。大學參觀計劃,讓孩子們在高中的時候就可以有機會感受到大學的環境是甚麼,促使學生對高等教育有所期盼。學長(姐)返校服務的"小蝸牛"計劃,加強學生:"學長(姐)都這樣走過來了",促使在校學生的動機更加強烈。

在台灣的社會,募款形式比較少被提及。傳統上可以想像到的大概是校友或者是家長會的模式。這則紐約的故事是否能有一點新的想法?

紐約的故事:
這則新聞中有三個角色:校長Nadia Lopez,學生Vidal Chastanet,曾是債券交易員的攝影師Brandon Stanton,三人促成了這則募款案。

校長概念:提供孩子誘因留在學校,並且讓他們被激勵。這個概念,跟在台灣的故事出發點是一致的。

做法:製作"You Matter"的小卡別在包包上,鼓勵學生。而計劃帶孩子們到哈佛去,讓他們體會高等教育的感受,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志氣,提高更強的誘因。Vidal帶著這小卡被Stanton拍到了,好奇心帶他前往學校報導這則故事。興起募款促成另外一個計劃實踐。

誘因帶來改變,但錢的環節仍很重要。有想法,也得要有金流,實踐起來才會更加順暢。校長Lopez跨出了一步,讓自己的學生有動機。而金流在新式募款平台完成。Indiegogo Life 著眼的就是以"人"為中心的募款故事,再加上Stanton過去的 "Humans of New York"建立起的名聲幫助下,這則募款案在截止日前,快速達成目標。

美國社會的其他誘因轉換
誘因機制,在美國社會還有其他做法,衝擊不僅在教育層面。

舊金山灣區起家的 "Build",透過創業精神(誘因),開創新的教育理念,促使孩子留在學校。

麻州政府想要改善囚犯一直來回監獄的問題。募款?採行金融創新,發行Social Impact Bond 將目標(降低回流率)與財務結果(債券報酬)結合。籌款找上高盛,而提供囚犯遠離監獄的誘因,找了地方NGO(Roca)一起配合。

後記:少子化不是問題,資源引導才是
會撰寫這篇文章的動機很簡單,因為少子化變成台灣社會一直著重的問題。不少人以為,解藥就是多生,提供各式各樣的補助,希望促進生育率。我對這點,一直感到懷疑。

少子化一方面代表是勞動力減少,但同時也帶來人均的資本提高。換句話說,如果妥善引導的話,每個孩子可以得到的資源是增加的。可以讓未來可能的生產力提升。
賦與更多資源並不會直接轉化成為生產力的提升。要讓資源有效率的被應用,需要搭配良好的引導與動機。給予妥善的誘因,人們會往誘因的方向前進。不管是上述台灣的例子,或者是美國各地透過不同的誘因機制改善問題的方式,都可以給我們新的角度,去理解"資源"如何分配,為所在的社會提供一些改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假想情境:Omicron已在歐洲 (?)

  這是荷蘭疫情開始後,病房住院狀態:從這樣的變化,有沒有新型變體已經在歐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