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Wednesday, January 21, 2015

外匯,穩定獲利?是充滿變數!

SNB Abandon Key Policy Tool when Jordan Goes for Shock Factor 瑞士央行放棄重要的政策工具(Bloomberg, Jan 15, 2015)


瑞士央行在上星期四做出了個令人訝異的決定,放棄了與歐元的固定匯率,採由市場自由兌換。

輸家:許多投資銀行的外匯交易部門。花旗銀行在這波變動中,預估賠了1億5千萬美金。不少線上外匯投資平台,也面臨了不少壓力。大銀行附屬的交易平台可能還能夠頂下來,但純粹經營線上交易的外匯經紀商,就沒有這麼幸運了。英國的Alpari,目前進入破產程序。外匯最大的交易平台FXCM,目前是接受了Jefferies Group的$30億救命錢,希望能夠扭轉頹勢。

贏家呢?匈牙利總理Viktor Orban!




瑞士央行與歐元緊盯的故事:害死人的歐債

歐債風暴到底是從哪一年開始,大家沒有一定的定論。每一個國家的狀況都不進相同。普遍來說,大概可以分成兩個階段:一個是2008年開始的階段,以及2011年再次出問題的階段。

2011年對於歐債國家來說是個很困難的一年。才剛剛有點恢復元氣的跡象,面臨兩大挑戰:歐盟方面強調就算復甦,也要堅持財政紀律的主張。歐洲央行在緊急資金融資方案通過的狀況下,考量利率政策必須要防止通膨(現在聽起來.....)的看法。時任ECB總裁的
Jean-Claude Trichet在4月提升利率 0.25%,7月再升0.25%,來到1.5%

歐元區利率增加,看似應該會讓歐元上漲?完全不是這樣。2011年中,歐元與瑞郎的匯率下跌,挑戰EURCHF=1.1的價格。這樣的利率價格反映了甚麼?

當初歐債國家受害國都還沒有完全復甦,歐洲央行過早的提升利率,以及歐盟強調財政紀律的這兩個政策,再次將歐債國家送入衰退的谷底。總體經濟條件不確定性且負面,歐元成為多數國際投資人拋售的資產,轉向Safe-Havean Currency的瑞郎。

瑞士央行面對這樣的改變,評估這樣的匯率條件嚴重傷害瑞士經濟,尤其是不少出口導向的公司。因此在9月的時候宣布歐元瑞郎匯率盯於1.2。操作手法當然是買入歐元賣出瑞郎,直到達成目標價格為止。

匈牙利的故事:
相較於匈牙利福林(Hungarian Florint),瑞士法郎是相對穩定的貨幣。成為匈牙利金融機構喜歡採行的放款貨幣。如果福林變動太大,那麼匈牙利銀行得直接將貨幣價值變動帶來的放款風險給吞下去。因此,他們寧可採用外幣放款,犧牲掉貸款條件的利率,貸放幣值較為穩定的貸款。

匈牙利國家本身的財政體質並不佳,因此在兩次歐債金融危機的時候貨幣價值也出現大幅度的波動。2008年7月18日到2009年3月初,歐元福林匯率創下38%的跌幅。2011年再次出現風暴的時候,則是從7月到11月底跌掉19%。

那麼匈牙利總理最對了甚麼?在於他去年(2014)的一項政策:強迫金融業者將外幣放款部位轉換成為本幣(Bloomberg, Jan 16, 2015)

這項政策在去年年底全部完成,匈牙利的金融業當下應該恨死這位總理。然而,從今年看來,被迫轉換的狀況,對於消費者跟金融業者看起來或許成為雙贏局面。從消費者層面來看,用本幣借貸雖然得付更高的利率,然而,避免掉他們債務本金(若以瑞郎計價)因為瑞士央行的政策突然暴增的狀況。

在瑞士政策宣示前,瑞郎福林匯率為265,之後暴增為324。如果以借款1瑞郎來看,一隔夜就要多還59福林,增加22%!

這多出來的22%,對金融業者來說是好事嗎?帳面上看起來可以多賺,但當消費者意識到自己的借款因為他國的一項政策就突然改變,那麼消費者還款意願絕對降低:直接倒債是最佳的選擇。因此,如果今日金融業者沒有順應政策而將放款轉回福林,那麼將會掀起一項小型的金融風暴。

國際金融101:不可能的三元(Impossible Trinity)


最後,講一下國際經濟一個重要的基礎。簡單來說:如果一個國家的外匯政策目標有三項:固定匯率、資本自由流動、貨幣政策獨立性。 那麼,這三項政策無法同時達成,一定得犧牲其中一項,才有可能。

然而,這三極是代表這三種條件的極端狀況。世界上所有的央行幾乎都在這三點上面做一些調整。比如現在已經很難找到完全固定匯率的國家,同時也沒有純然的自由資本流動。在這三極之間,央行還是有很多政策調配空間。

以瑞士來說,因為他們想要達成資本流通跟固定匯率,那麼他們的貨幣政策就將會深受影響。過去瑞士央行得不斷地賣出瑞郎來維持匯率,要賣出的瑞郎,得央行自己從外匯儲備裡拿,或者是發行更多貨幣。操作結果?前一任總裁Hildebrand虧了190billion的瑞郎,黯然下台。

台灣的投資人會認為外匯是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一部分是來自於央行基本上是採行一個區間來干擾匯率。這個區間內的變動,在搭配上國際環境,可以得到一個"看似"穩定的情況。然而,放大到國際市場,經常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最後,該以甚麼態度面對外匯投資:
這則以"瑞郎震撼,讓槓桿外匯交易之王學會謙卑" 為題(Bloomberg, Jan 20, 2015),撰寫關於FXCM過去的功績以及在這場政策突變所受到的災難的報導,點出了外匯交易風險的本質。其中引述了一段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給予投資人的警示。
"WHEN YOU SELL, THE DEALER IS THE BUYER. WHEN YOU BUY, THE DEALER IS THE SELLER....As a result, when you lose money trading, your dealer is making money on such trades.

"當你賣出時,是你的經紀商買入;而當你買入時,是你的經紀商賣出。......所以當你賠錢,就是你的經紀商賺錢。" (前段大寫是維持CFTC的原始目的:警告投資人)

不會賺錢的經紀商,可能隨時會倒閉;會賺錢的經紀商,代表身為客戶的你要從他手上設定的匯率賺到錢更困難。外匯,撇開可能被各國央行突襲外,還有跟高手過招的隱含意義。

搭配瑞士法郎的故事來看,這,還是個穩定獲利的工具嗎?抱持著跟世界上最懂得賭博的平台來交易,並且是個高度風險的市場,應該更貼近外匯投資的本質。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假想情境:Omicron已在歐洲 (?)

  這是荷蘭疫情開始後,病房住院狀態:從這樣的變化,有沒有新型變體已經在歐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