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uesday, September 10, 2013

回台短訊(1): 飛行中,眼睛觀察,耳朵傾聽

兩個禮拜回台的時間, 我承諾我的朋友們我會把這段旅程中的一些想法點滴分享到部落格上來. 
我們就先從跟飛行有關的開始談起:

(故事一)
這趟旅程我需要改一下機票時間, 因為機票是從台灣訂,所以就是打一通+886的電話, 然而服務人員一接起來, 乍聽之下沒有問題,但是仔細對話之後就出現了心中就出現了疑問....

對方是不是中國人?

我一開始期待的對方是台灣人,所以用字遣詞就很直接,發現對方的理解有點慢,而且慣用字跟台灣人常用的完全不同,透過對話的過程, 我肯定了對方應該是中國的客服人員.

(故事二) 回台灣的路上遇到一個在都柏林交換的政大學生,基本上在歐洲的旅途上遇到政大學生不是很困難,反正政大近幾年來為了提升自己的國際知名度努力衝了一些交換學校倒也不是新聞,她口中對於回台灣沒有太多的期待,多半是焦慮, 她說以政大的學生還有她的科系, 很難在台灣找到很好的工作,要不是父母的房子在大台北地區, 很難相信自己能夠在台灣存到多少錢圓自己的夢想. 她提到了很明確的數字, 22K~25K是政大學生的畢業價碼.

我心中充滿疑問. 我認識的政大學生很少這麼對自己沒有自信的, 她的科系的學生雖然稱不上是"專業", 但至少在大學部的人都還挺有拚勁的,都已經拚到出國交換了, 對自己的認知是在這個價值, 是太不認識自己? 還是台灣的勞動市場真正是這個樣子?

(故事三)
飛機上都會有報紙, 多半我都會拿國際論壇先鋒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和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nral) , 前者是我過去讀紐約時報的習慣,後者跟我自己的專業有關.

回台灣旅程中的新聞乏善可陳,我就不特別提了. 回歐洲的新聞就相當有趣. 一則是關於Blackberry 想急著比自己嫁掉的新聞, 大致上是提到Smartphone市場現在已經相當競爭,就算Blackberry有一些本身的競爭優勢,但恐怕只靠著自己沒有辦法在劇烈的競爭環境中存活. 如果能夠找到適切的合作者注入資源,或者是併入其他公司委身成為一個部門, 或許還是個有獲利基礎的產品線.

另外一則就是關於LINE的發展. 記者認為LINE活潑的互動模式可能取代Facebook. 我是認為記者有可能沒有貼近的使用過LINE, 至少就我的經驗我認為它的比較對象應該要是Skype或者是Whatsapp. 然而故事的內容卻相當有趣. LINE連番推出了很多吸引人的Sticker, 再加上西文介面在歐洲的成功,讓公司逐步邁向國際化使用者的路線.

不過究竟LINE是韓國公司還是日本公司? 報導是把它報成日本公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假想情境:Omicron已在歐洲 (?)

  這是荷蘭疫情開始後,病房住院狀態:從這樣的變化,有沒有新型變體已經在歐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