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hursday, June 27, 2019

怎麼讀調查為基礎的資料:調查反映出的外國學生在荷蘭的狀況


荷蘭最近(Jun. 11, 2019),發布了外國學生在荷蘭的調查結果,內容還挺有意思的。

針對外國學生的這種問券調查,是透過三個學生機構:ISO(Interstedelijk Studenten Overleg),LSVb(Landelijke Studentenvakbond),跟ESN(Erasmus Student Network Nederland)共同進行。2018年,是第二次進行這項調查,結果公布在ISO的網站

幾項基礎的數據,讓讀者對於"外國學生在荷蘭"的生活,會面對的挑戰,略有了解。筆者還想談談幾個自己對於 "調查基礎"的數據結果的一些想法。

Friday, June 7, 2019

ECB政策會議:2019 6月政策會議的趣味

昨天的政策會議,終於把TLTRO III的細節公布了。綜合問答內容,我認為在整個開場白(Introductory Statement)中最有趣的,是這句話。 
"The Governing Council also assessed that, at this point in time, the positive contribution of negative interest rates to the accommodative monetary policy stance and to the sustained convergence of inflation is not undermined by possible side effects on bank-based intermediation. However, we will continue to monitor carefully the bank-based transmission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case for mitigating measures." -- Introductory Statement for Policy ECB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 (Jun. 6, 2019) 
會議影片與Q&A影片:(來源:ECB 官網)


Monday, May 6, 2019

新一輪貿易談判:川普以下馬威開局,以及中國入口網站

今天(May. 6) 算是一個蠻有趣的日子,放個小短篇紀錄一下。

美國總統在5月5日的晚間,透過Twitter帳號公布:如果貿易談判沒有顯著的進展,本周五(May 10, 2019),將對中國商品進行25%的關稅課徵。

全世界關心雙方貿易磋商進展的,大概都知道這周是中國貿易談判代表團啟程前往美國進行新一輪磋商的一周。

根據川普聲稱的內容:目前雙方貿易額中,US$ 50 bln (25%),US$200 bln(10%),而周五將會變成 US$250 (25%)狀況。貿易額中仍有 US$ 325 bln是沒有課稅的,是下一波對象。

華爾街日報這則報導 (May. 6, 2019),內容附上了這張圖,大概詮釋了證券市場對於這項影響:中國股市重挫,歐股表現也不佳。


那麼,中國的新聞平台怎麼看呢?

我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公布觀察結果,是我想到應該在一天過後,觀察過各國的影響,中國相關的新聞平台應該可以協調出一致的口徑,該如何陳述這項新聞。我的樣本點為:央視,百度,跟搜狐。圖片如下,大家可以自行自由解讀。


央視:完全沒報 (我也捲到下方去,沒發現任何新聞,所以就沒截了),跟著習大大奮鬥去~


百度:放在外交部問答項目內,嗯,美國軍艦到南沙去逛街比較重要,粗體大字。


搜狐:看到算是最有誠意的,還加上粗體黑字。


大家或許會好奇下面 "滬指重挫5%,3.79萬億跌沒了" 這則裡面說了甚麼?我有點進去看了,用 "外部環境突現不利變化" 帶過。

偶爾看看中國的入口網站也是蠻有趣的。

Wednesday, April 17, 2019

Ajax v.s. Juventus:歐冠淘汰賽,情緒反應,證券市場

圖片來源:Google Finance (Apr. 17, 2019)
阿賈克斯足球隊,在義大利奪勝後,股價應聲大漲。對手Juventus在義大利米蘭證交所,也是上市公司。他們的股價表現如何呢?或者是我們看遠一點:這個賽季(從2018夏天開始),雙邊的表現如何呢?

Saturday, November 17, 2018

媒體閱讀:以中國一代一路計劃報導為例


圖片來源:Aiddata,China Project

隨著貿易戰升溫,以及一帶一路計畫(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在許多國家出現的狀況,讓中國在世界上各地的布局,逐步引起討論。美國William and Mary College的AidData Lab,建立了一系列的資料庫與視覺互動,讓閱聽人對於中國的海外投資,能夠有個更全面的了解。
視覺資料庫:AidData,China Project
發現這個議題:是來自我個人臉書動態牆上,美國公眾廣播電台NPR(National Public Radio,NPR)網路版的新聞。標題是一個問句,文章內容探討中國目前在各國"建設"的研究。
China's Building Spree in Poor Nations: Does it Really Help The Local Economy? (Nov. 13, 2018) "中國在窮困國家的建設狂潮:是否真正幫助的地方經濟?"
恰巧在這周,聽完WSJ D Live "Technology and Democracy" 的影片。探討 "臉書","資訊傳播","媒體"對於民主的影響。

這段新聞的閱讀,恰巧是"臉書","資訊傳播","媒體",對議題討論的過程,我認為滿值得分享給讀者。

準備好了嗎?讓我帶大家走一趟我走過的歷程。

Wednesday, November 7, 2018

期中選舉:談談機率分布與預測心理


隨手用了網路工具,將三張538網站上的不同版本預測圖截圖重疊下來,來談一下期中選舉預測上,有趣的地方。

圖片來源:FiveThirtyEight Midterm Election:2018 House Prediction

Friday, October 19, 2018

長短天期債券利差:是指標,還是政策干預的結果?

在本周三(Oct. 17, 2018) 公布,聯準會FOMC會議紀錄中,有一段有趣的文字,談到長短天期利差的指標性問題。
到底長短天期債券利差代表的是甚麼?聯準會過去的計畫,對於這樣的利差到底影響多少?

假想情境:Omicron已在歐洲 (?)

  這是荷蘭疫情開始後,病房住院狀態:從這樣的變化,有沒有新型變體已經在歐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