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Aiddata,China Project
隨著貿易戰升溫,以及一帶一路計畫(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在許多國家出現的狀況,讓中國在世界上各地的布局,逐步引起討論。美國William and Mary College的AidData Lab,建立了一系列的資料庫與視覺互動,讓閱聽人對於中國的海外投資,能夠有個更全面的了解。
視覺資料庫:AidData,China Project發現這個議題:是來自我個人臉書動態牆上,美國公眾廣播電台NPR(National Public Radio,NPR)網路版的新聞。標題是一個問句,文章內容探討中國目前在各國"建設"的研究。
China's Building Spree in Poor Nations: Does it Really Help The Local Economy? (Nov. 13, 2018) "中國在窮困國家的建設狂潮:是否真正幫助的地方經濟?"恰巧在這周,聽完WSJ D Live "Technology and Democracy" 的影片。探討 "臉書","資訊傳播","媒體"對於民主的影響。
這段新聞的閱讀,恰巧是"臉書","資訊傳播","媒體",對議題討論的過程,我認為滿值得分享給讀者。
準備好了嗎?讓我帶大家走一趟我走過的歷程。
臉書頁面上跳出NPR的新聞連結:非廣告的自然觸及
這個連結出現時,並沒有 Sponsored字樣,因此算是所謂的"有機/自然觸及" (Organic Reach)。
以我的理解,所謂自然觸及,是臉書透過我過去的閱讀習慣,呈現給他們資料,來決定在我的動態消息 (News Feed)上,要丟那些東西。
因此,我常想,甚麼樣的資訊,會出現在自己的牆上,個人使用者也該負點責任。假使你發現出現在自己的動態牆上的資訊,讓你閱讀到很沒勁,那你可能要考慮主動改變一下自己的閱讀習慣。
臉書上的"贊助觸及"所謂的 "Sponsored" 是怎麼回事?
臉書是營利企業,因此要考量到他們的獲利模式。目前,他們建立的收費模式,就是向 "想要透過臉書散發訊息的客戶",來收取費用。
他們使用的名詞,跟傳統媒體沒有兩樣:"贊助",總之就是有人付錢,希望他們想要"推廣"的資訊,多多被閱聽者看見。
那麼,所謂的 "贊助"是甚麼樣態?臉書又告訴了讀者甚麼?
左方的這張圖可以做一個很好的例子。
這則透過西班牙媒體La Vanguardia的新聞,在臉書牆上的顯示。左上角"Paid Partnership"的字樣,揭示了這則新聞是有人付錢的。進一步點擊,就會看到贊助者的資訊。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
a.) 這個連結會被推廣觸及,是有人付錢讓La Vanguardia這個新聞平台來做。
b.) 這個付錢的人,是Fira Barcelona這個機構。Paid Partnership算是較為透明的做法,大家能追尋背後是誰付錢,讓這個連結被廣泛散佈。但是抽象的 "Sponsored",就比較難清楚的理解了。有的是專頁背後的寫手,而專業背後的寫手又是誰付錢給他做事?
這就是臉書目前很被詬病的地方。
那麼,台灣的情況如何呢?
最近稍微刷一下台灣主要新聞媒體的網路版,發現一個有趣中性的字眼:"推薦",到底這個推薦背後有沒有付費,還是僅僅是使用習慣後系統選擇擺在較為顯眼的內容?這就很困難了。
對於臉書的討論我們先就此打住。接下來我來談談,在接觸媒體時,我如何選擇,評價一則根據研究所做的新聞報導。
如何閱讀新聞:立場,財源與引述狀況
我的教育背景,並不是公眾傳播。不過,大學時修過一堂通識課,建立起我對傳媒如何影響大眾的基礎知識。
課程內容在談各式各樣的媒介平台,用怎麼樣的方式,來吸引目標閱聽者的目光,以達到他們的目的。當時我們探討的,有商業廣告,政府政令宣傳,非營利組織散佈理念。
期末的報告,要學生們自行去各式各樣的來源蒐集廣告,用課程中介紹的學理,來分析該則廣告採用的理論面相。
這堂課對我最大的影響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對於所接觸到的資訊,會去思考背後的"目的性",也慢慢建立起一套閱讀的標準。這套標準,隨著我的年紀跟閱聽經驗增加,有所變化。
目前,大概維持以下兩項準則。
a.) 確認新聞平台較為 "傾向"的立場,以及誰出錢?目前主流的新聞媒體,背後都略有傾向。台灣人對於這種"傾向",有個敏感的字眼叫做"意識形態"。比較中性一點來說,就是某一種"信念"。信念這個概念,要談起來又落落長,我們就先放下暫且不談。我的經驗告訴我,要說一個媒體沒有自己的信念,恐怕是很困難的。
在歐美文化圈裡,很在乎"誰出錢做事"。換做中文世界的一句話:"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資源的來源,經常會影響說話的立場。
那我們來談談NPR背後的 "信念"。
NPR是美國於1967, "公眾廣播法" 通過後,所建立的產物。鼓勵節目的多樣性,非商業性,及教育性。
關鍵:誰出錢?
成立款項的來源,除了一般廣告的收益外,還有政府資源和公眾捐款。某種程度上希望透過資源來源的分散,獨立,來達成較為中立的目的。
在這要特別注意的是:我並不是說,拿了錢就一定偏頗報導;或者是,某種媒體帶有立場,就拋棄不看。
然而,財源的透明化,可以開放給大家檢視。而簡單的基礎立場的判定後,也可以在不同立場中對比轉換。這對於理解某些較為爭議性的話題時,了解全貌,是有幫助的。
b.) 引述的來源:詳實,可靠我稍微將報導內容分段,來探討他們陳述的內容,所依據的"來源"。
第一大段落:
事實陳述,中國在近幾年,在很多國家蓋了很多建設。這是建設案的存在是事實,中國不時也會將這樣的建案拿來當作正面報導,因此,不太有爭議。
第二大段落:
談到目前公眾意見中,不少人對於 "蓋這些東西好不好",帶有很大的懷疑 (Skeptics)。在這個段落,引述了很多其他媒體的報導。
在NPR的呈現,是個有趣的重點。他們不會讓其他媒體的標題,影響到他們的表述主軸。如下圖所示,他們是透過關鍵字引用連結,讓讀者自行去點閱,
我把這幾個連結點開列示如下:
1.) "Rouge Donor"段 :Help Not Wanted (NYT, Feb. 15, 2007)
2.) 白象計劃段:China funding white elephant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n the Pacific, says Australian minister ( 南華早報,10 Jan. 2018)
3.) 港口計劃段:China’s $1 Billion White Elephant (Bloomberg, April 17, 2018)
4.) 大橋計劃段:Beijing Is Foisting a White Elephant on Hong Kong (外交政策, Sept. 14, 2018)第三段大段:介紹研究主體
介紹這個資料庫,這個資料庫的研究。在這段主要透過計劃執行主任(Executive Director) Bradley Parkers,談論資料庫本身,以及研究目前得到的結論。
第四大段:其他專業人士的看法
在東非的律師Jacqueline Muna Musiitwa對於中國投資計劃的觀點;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annes Urpelainen的看法。
除了Bradley Parkers外,另外兩位引述訪談者,NPR都附上訪談者的連結(我也同時採用),讓閱聽大眾可以自行去確認訪談者的背景,以及考量他們意見是否成立。
從NPR的報導內容來看,可以看得出他們對於資訊來源相當的明確詳實,讀者若想要進一步了解,都能透過他們提供的頁面做延伸閱讀。
NPR的報導主體:AidData實驗室資料
透過介紹研究做為報導,在媒體界內並不稀奇。然而,台灣人應該也都不陌生:各種匪夷所思的奇事軼聞,只要冠上"英國研究",也可被包裝成一篇新聞報導。
對於報導主體根據在研究上,我在閱讀時,會問幾個問題。
首先,這則報導的主體,是AidData的一份研究報告,標題是 "Connective Financing: Chinese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and the Diffus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簡單來說,透過中國投資的基礎建設案,來探討在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活動擴散現象。
走入驗證階段,有3個閱讀角度:
a. ) AidData實驗室,是甚麼樣的機構?AidData,是美國東岸老牌學院William and Mary College內的一個研究實驗室(Research Lab),他們的專業是透過各種資料來源,來探討所謂的 "援助計劃" (Aid),對於各地方的經濟發展影響。中國計劃,是他們實驗室許多計劃的其中一個部分。
b) 老問題:錢從哪裡來?這個問題在這個新聞上,沒有直接的答案。不過我們可以在他們自行揭露的"Partnership"的頁面,找到他們揭是所有合作的機構,合理推測他們的財務資源。
c.) 研究基礎的閱讀:小心不要過度解讀踏入研究內容核心細節,我會在乎基礎的兩點,來驗證解讀的空間。比如,研究期間,研究對象,這些期間跟對象的特質,會限縮解釋的空間。此外,資料蒐集的方式跟來源,很容易直接影響到研究結論。我們常說 GIGO (Garbage in, Garbage out),從源頭控管,是最好的方式。
我會特別提到不要過度解讀,是在於他們的研究主題:"投資"。有機會我在撰文詳談。
這則研究,有幾項基礎:
1.) 研究規模:時間,資料點的散佈狀態這個計劃是探討2000-2014年,4,400個中國出資的研究計劃,橫跨138個國家。
2.) 資料蒐集方式:網路新聞,中國大使館,及夜間空拍圖面對中國的資料,通常有隱蔽不明的問題。計劃主持人也提到,中國官方並沒有單一的官方資訊窗口揭露相關資訊。因此,就得透過網路資訊,媒體報導,來蒐集中國所有建設計劃的資料。此外,應用夜間空拍圖來做研究,已經有許多學界研究討論。因此他們也應用了這項科技,來蒐集建立他們研究所需的資料庫。
換句話說,在資料蒐集,他們有盡量採取多來源,多管道,交錯驗證的方式來進行。
3.) 開放研究資料他們除了視覺互動呈現平台,讓一般人可以快速了解概念外,同時也開放研究資料,讓有興趣的研究者,閱聽人,可以自行深入耙梳。
從研究本身來說,他們的建構沒有太大的問題。最重要的,也就在於他們對於自己資料的開放態度。任何對於他們研究方法達成的結論有疑義的機構或個人,都可以檢驗他們資料的內涵。
小結:科技到底是幫手,還是殺手?
工具的存在本身沒有問題,工具的使用才是問題。
不少人在談,網路媒體對於閱聽大眾,公民社會的威脅。然而,個人如何武裝,或是辨別資訊的良莠,算是比較少人提及的話題。
科技的進步,在這時候恰恰也是我們的最好的工具。幫助我們,在驗證上更加容易。
本文提到的閱讀技巧,就是科技這項工具的演練。一些小細節,比如:簡單看一下是否新聞連結為 "Sponsored",是很直觀可以看到的,就能驗證資訊的傳遞,是否有人出資。
來源跟背景的查證,跨媒體的比較,也隨著科技的進步,讀取更快,閱讀更方便,越來越容易。
最後,最重要的是:個人認為採取資訊品質的判定動作,有其必要性。
周邊的朋友,在購買商品前,為了作出最適切的購買決定,經常會利用科技做為工具,做出詳盡的比較。然而,在對於"想法",卻疏於使用相似的心力。
我可以理解:當購買商品,省下的一分一毫,是很實際,看得到,摸得著的。而驗證資訊,省下自己閱讀時間,或者是提高自己閱讀的品質,所帶來的益處,經常是難以估計的。
我只能說,我人生的經驗告訴我:花點心思不難,益處也是能夠轉移到實際的效益上。而且,不花心思,就讓人 "買"去了想法,最終付出的代價,是會相當巨大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