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Friday, October 17, 2014

大跌背後的主因(1):都已經灌注了這麼多錢,大家還在擔心通貨緊縮?

過去一個禮拜大跌的原因,眾說紛紜。以歐洲的角度來看,通貨緊縮成為主要的討論議題。到底通貨緊縮是甚麼?這張過去曾經描繪出來的圖示就又派上用場了。正常的經濟運作,是每個市場中間的連結像上圖一樣:個人進入勞動市場,參與生產部門的運作。個人的所得拿來消費,或者是儲蓄導引到金融市場,繼續往生產部門投資。以此循環。

通貨緊縮看似是右下角消費市場的價格,會持續往下探底的故事。看似對消費者是件好事,至少生活成本不會再往上拉,但在今天的狀況下,問題變得不是這麼容易。


經濟衝擊下的市場連結:





先用圖片來解釋一下從2008年開始之後到底發生了甚麼事。黃色的閃電箭頭代表該市場受到衝擊(Shock),而紅色的箭頭代表衝擊往哪個方向移動。

1.) 金融市場遭受衝擊:生產部門受害
我們先從這張圖的上半部談起,也就是上半部的紅色箭頭,以及後續發生的黃色閃電2/3。這一部分比較直覺,也是大部分的人可以體會到的。

金融風暴肇因於特定的證券化商品出現違約,出現大幅度減損價值或者是徹底歸零。
這是比較直接的觀念是,他們直接衝擊到生產部門:當不動產證券化的商品出了問題,建商建築的金流迅速斷鍊。建築工程必須要停滯;甚至影響到了其他的貸款方案,銀行必須要向其他債務人追討債權(比如說在美國出現大規模的房地產扣押潮),衝擊到了其他生產部門現有的現金流量。

當生產部門不斷地被抽離資源的時候,生產部門就被迫需要作出調整產能。在裁撤勞工的狀況下,出現了黃色閃電2。個人失業,立即影響到他們每天的消費能量,進而走到黃色閃電3。需求降低,再次衝擊生產部門,形成惡性循環。

2.) 金融市場受到衝擊: 消費部門因為儲蓄減損受害

這張圖的下半部,是比較不直觀的。下半部發生的時間點,甚至應該比上半部早,是個很直接的衝擊。

金融市場受到衝擊後影響到消費市場,最主要的關聯性來自於"儲蓄"跟持有的"資產價值"。當個人的儲蓄跟持有的金融資產減損了,那麼個人就會馬上感受到自己變"窮"了,在財貨市場的消費也就變少了。

從上圖來看好像是個無限的惡性循環,非得要有個外力來推一把才行。這就變成了各國的拯救方案。

那各國的拯救方案是怎麼回事?

從上圖來看,我們可以看到的確政府跟央行都能做些事情。
央行的方案就是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政府的方案就是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目前來看,歐美是側重在貨幣政策,而中國則是進行了不少的財政政策。

在這裡必須要提醒讀者兩點:其一,通常政府是兩者兼用,比如說美國在過去也有一系列的降稅以及產業補貼方案,這也是財政政策。其二,在這波金融危機中有採行了一些比較非傳統的手法,比如說降低利率到一個程度後無法再次調降,所以透過公開市場操作或者額外購買資產的手段來運作。也就是現在大家常說的QE(s)。

這些拯救方案(rescue package)的主旨很簡單,就是透過一個機構來取代市場中本來應要有人扮演的角色:如下面兩種狀況

1.) 金融市場沒有人放款與借款?那麼央行提供便宜的資金來讓金融業願意借貸,或者是降低基準利率,同時降低借款人的成本。讓借款人願意借錢投入生產活動,讓圖像左上角的區域開始活絡起來。

2.) 生產部門中沒有人生產,沒有人雇用?那麼政府花錢來,做一些建設,來雇用一些人。讓市場上有人繼續生產,繼續領薪水,持續消費。

那麼這樣的作法"看似"應該可以讓市場經濟活絡起來。目前在美國至少看到了就業市場復甦,開始有些轉機。然而,最新的總體經濟數據,不僅僅在美國看到了預期通貨膨脹並不高,歐洲更瀕臨了再次陷入通縮的邊緣。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印了這麼久的鈔票,還在擔心通貨緊縮?

整個問題可以分成兩塊:封閉經濟體下的狀況,由左上角的紅箭頭,以及從左上到右下的這條虛線為主;以及開放經濟體下的狀況,以右下角這個紅色箭頭為主。

1.) 央行,政府,私部門並不同步:
歐洲央行雖然進行了一系列QE-Like的計畫,但是,這些計畫並非完全有效。主要就是在左上角這個箭頭的效果並沒有出現。換句話說,歐洲央行向市場注入的資金,並沒有投入到生產部門去。如同前文所述:就算請出體育明星們,做出了一系列的廣告,銀行還是很難把前放款到生產部門去。

那麼這些資金到哪兒去了?

歐洲的問題不僅僅是在金融市場,還有政府部門的債務問題,也就是所謂的"Twin Crisis":政府部門也身陷債務當中。進行圖中央的兩條綠箭頭已不容易,更別提到許多國家還在進行撙節開支(austerity)計畫。

歐洲央行注資到金融業中,協助了各國的銀行能夠把帳面上價值減損嚴重的各國公債組合(portfolio)重組。從各國公債的價格降低的幅度來看,這筆錢最多是協助了各國公債市場,重建公債市場的信心後,能夠讓公債用更便宜的資金發行,讓政府降低營運的成本。

然而,這樣的狀況,就產生了左上到右下的這條虛線:央行相要推出拯救經濟的方案,但這樣的效果一直沒有跨過這條線,影響到私部門的生產活動。現在在歐洲,生產部門,勞動市場,跟消費市場,都還是處於很疲弱的狀態。

2.) 開放經濟體:進口通縮(Imported Inflation)成為話題

除了歐盟內部自身的狀況,QE-like 計畫的效果不如預期。目前全球還面臨到的,還有開放經濟體能夠帶來的影響。這就是圖片右下角的那個箭頭。

Bloomberg的報導(Oct. 15,2014),告訴你通貨緊縮的故事
聖誕節購買清單要變得更便宜了


如同我上面描述的,面臨經濟危機,政府跟央行可以有不同的救援措施。而在中國,政府其實透過了不少補貼以及財政專案,援助比較困難的產業。自然而然的,這些產業會出現較高的產能,量大的狀況下,只好透過價格下殺來競爭。

此外,報導中還提到一個問題。當國際原物料價格下跌的同時,中國的生產成本會再進一步降低。換句話說,國際產品價格下跌,只是一個開端,還沒有結束。

小結:
透過這篇文章,非常概略的走過經濟危機來關係到國際經濟體系運作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歐盟目前面對的困境。而在下幾篇文章裡,會提到目前大家討論的解決之道,及對於未來接下來這段期間金融市場可能的影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假想情境:Omicron已在歐洲 (?)

  這是荷蘭疫情開始後,病房住院狀態:從這樣的變化,有沒有新型變體已經在歐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