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Wednesday, April 16, 2014

愛爾蘭的 M&M: 從經濟奇蹟(Miracle) 到經濟"謎"航(Mystery)












Job Rich Irish Mystery Confounds Shrinking Economy Bloomberg(Apr. 7, 2014)
有豐富的工作機會,經濟居然還萎縮?


愛爾蘭在經濟復甦的道路上,又跌了一跤。連葡萄牙都開始有了0.6%的正成長,愛爾蘭居然在去年第四季出現了QoQ -2.3%的萎縮,全年算起來也出現-0.3%,
愛爾蘭出了甚麼問題?

愛爾蘭的是個很好的個案案例:從外來投資,統計數據,或者是經濟復甦的過程,現在的愛爾蘭呈現了非常有趣的樣貌值得討論。

愛爾蘭的發展策略: 降低公司稅率吸引外國公司投資
在歐債危機開始之前,愛爾蘭可以說是歐洲發展的模範生。愛爾蘭政府用低公司稅的政策吸引外來投資進來國境內投資。除了不少非歐洲外商進入歐洲的時候會考量把愛爾蘭當作是營運點外,就算是歐盟境內的公司不少也會以稅務考量,在愛爾蘭註冊或者是營運。

這些外商主要有兩種,一種就是把愛爾蘭當作是控股公司的所在地;另外一種就是,就像包括Dell,Pfizer(輝瑞)一樣,他們在愛爾蘭有營運中心,但是通常是價值鏈中比較末端的工作,倉儲或者是代工製造。

這兩種差異,對於國家會造成甚麼樣的影響?

愛爾蘭的謎: GDP/GNP的差異
通常大家一直看到這個詞,但是不容易了解他們的意涵。簡單來說,D=Domestic,生產地N=National,國籍。簡單來說,就是
營運公司國籍跟營運活動地的區分。

我們用上面那兩種公司來看:

1.) 將愛爾蘭當成控股公司所在地:有不少公司以愛爾蘭為營運總部,爾後再到歐盟各地拓展業務。去年(2013)歐盟區經濟略有上升,以總部(總部國籍:愛爾蘭)的角度來看,各地(歐盟區)獲利。愛爾蘭的GNP是增加的。

2.) 將愛爾蘭當作營運所在地:
然而,這些獲利不見得與愛爾蘭有關。公司然總部在愛爾蘭,但不見得商品的營運在此。而就算設廠於愛爾蘭,也會受到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比如:Pfizer的降膽固醇藥在去年專利到期,因此使得在愛爾蘭的工廠出貨降低,連帶的也降低了愛爾蘭的GDP。

所以愛爾蘭目前就出現了這樣的有趣現象:GDP萎縮, GNP上升。以2013全年來說,GNP上升(+3.4%),GDP下降(-0.3%),兩者的差距將近4%!

政府稅收:外來投資讓政府收得到稅嗎?

理論上,愛爾蘭政府在這波經濟復甦的過程中,應該會增加稅收。不過,這也不是必然的。在文中是提到了一項新的制度,可能讓公司不見得需要多付稅。此外,既然一開始吸引外商就是希望減少公司稅賦負擔,在稅法中有各式各樣的免稅條例也是很正常的。

由去年11月的政府統計來看,愛爾蘭的稅收已經開始回升。用前兩項不同的外來投資來看看這樣回升的意義。

第一種公司:通常只要支付公司所得稅跟基本的設立登記印花稅捐。這些公司本來到愛爾蘭來投資目的就是規避其他國家較高的稅負,所以就算在愛爾蘭繳稅,也不會太多。

第二種公司:對於稅收的貢獻就比較高了。以法人(公司)角度來看,包含了生產本身,進貨銷貨的營業稅,商品流動牽涉的貨物稅,出貨的關稅。以及個人(雇用勞工)的角度來看,所得稅,以及勞工在本地消費額外帶來的消費稅。都是政府增加的稅基。

以擴大稅基的角度來看,政府可能會更希望有更多的公司,是把營運留在愛爾蘭,而非單單控股。

勞工:GDP下跌,是再次Recession嗎? 

以就業數據來說,愛爾蘭還是在緩步回升當中,並不是像GDP的數據顯示出來的這麼悲觀。我們以失業率薪資就業別來看愛爾蘭的未來的經濟狀況。

從2011年十二月最悲慘的15%失業率後一直下降,目前來到了全國失業率11.8%,近四年來最好的水平。

薪資的改變與就業別
透過這份完整的勞動市場報告中,我們可以獲取不少資訊。

首先,薪資些微的跨季改變給予愛爾蘭民眾一線曙光。跨年度來說是略微減少的狀況下,距離就業市場走向復甦還有一段路要走。


其次,到底哪些部門增加了工作,這些工作的薪資是否增加?下面這張圖提供一些相當有趣的觀察點。在近四年(愛爾蘭景氣最差的四年)薪資增加幅度最高的,是資訊服務業增加第二與第三多的:批發零售業倉儲業

這說明了甚麼?


這說明了甚麼?
從Bloomberg的報導來看,愛爾蘭想要吸引產業進入。行動裝置遊戲是個例子,他們還想帶進各式各樣的資訊服務業。除了資訊服務業外,他們過去的政策,使他們成為全世界到歐洲的配貨據點,這方面的雇用,隨著歐盟區經濟增溫,雇用增加,也推升相關產業的薪資。

結語: 愛爾蘭的迷思告訴我們甚麼?
GDP成長就是好事,GDP減少就是壞事?

經濟數據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這麼容易。
一項數據,我們還得搭配不同的數據來參考。也還得考量到國家本身政策上對自己的定位。從愛爾蘭的例子看到:GDP減少,GNP增加,背後的解釋原因就滿複雜的,數據與現實的經濟狀況,還有一段距離。

此外,還有個問題是:外來投資是否真的是好事?
愛爾蘭的例子也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想法。目前愛爾蘭的狀況,就是過去產業政策的結果:愛爾蘭吸引外資,但國家的經濟發展也就隨著外資而動:專利藥到期,在地生產就會減少;以減稅吸引金融控股,造成GNP增加,但創造的雇用以及受益的產業,恐怕僅僅只有相關服務業。

國家資本主義v. 自由資本主義 一文中,我曾提到了賽普勒斯的例子。當一個國家企圖吸引外資,"讓利"給他人的時候,不見得同時考量到"讓利"給他人的產業是否能夠協助國家本身建立起維繫這個產業的周邊支援,或者是長久的國家發展。

以賽普勒斯來說,銀行業的免稅,短期內造就了金融業的繁榮,但卻成為俄國在歐盟區以外需要境外銀行的洗錢天堂以及金融商品銷售管道。這種可取代性高,leverage大的產業,在金融風暴中,就會快速移轉到其他更適合的地點。歐債風暴的結果,讓賽普勒斯活生生血淋淋的,成為發展到錯誤的產業,吸引了錯誤的資金造成的結果。

從愛爾蘭的這段新聞來看,雖然這個國家還在非常高的失業率狀態中。但在他們原始初衷發展的產業(資訊服務業)沒有離開這個國家,且還持續投入相關就業的情形下,相較於其他陷入歐債風暴的國家,我對他們的看法卻是相對樂觀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假想情境:Omicron已在歐洲 (?)

  這是荷蘭疫情開始後,病房住院狀態:從這樣的變化,有沒有新型變體已經在歐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