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Friday, November 29, 2013

電影,市場,多元文化 (2)

李安罕見動怒 連講10次「幫我澄清」 
Nov. 28, 2013 Nownews娛樂中心
李安重申對台灣電影和所有電影的看法:「我一直鼓勵越多元越好,絕對沒有品味差別,電影要多元性,從最高品味到最低品味到中間,所有類型我都很支持。」他舉例:「電影工業發展像吃東西,不要偏食才會健康,我不會特別鼓勵某一類型電影。」

(上面那則新聞是我撰寫這兩篇文章的動機)
那麼我說了這麼多關於市場跟電影產業,那跟台灣現在的電影狀況到底有甚麼關係?


1.) 最近的成功是開發出過去沒有被滿足過的市場:

所謂的"國片"的開拍與否, 很長一段時間在政府補助金的庇蔭之下, 因此,題材多半以得獎為主. 我們可以聽到很多題材得了甚麼獎,但是這些片在國內的票房不見得滿足國人的胃口. 此外, 在外國影片完全開放之後,在娛樂片上因為投資金額跟技術的限制, 台灣的娛樂片市場可以說是完全被國外電影打趴的狀況. 

站在現在的時間點來回頭看看這兩年國片的內容, 簡單分成下列兩類: a.) 市井小民文化 b.) 未發掘的歷史層面

這兩種元素或許都不是特別新奇,但是導演透過不同的手段呈現. 以市井小民的生活來說,這是一直人們每天生活經歷,但是很少登上大螢幕的題材. 雞排英雄跟大尾流氓, 雖然呈現手段不見得能夠讓大家都能同意(不少人認為內容不少不雅),但是票房好評, 主要是因為跟觀眾的生活直接貼近, 夜市題材, 玩弄台語中文雙關,這些都是在台灣人的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元素. 以歷史故事來說, 霧社事件並不是甚麼新的題材,但是賽德克巴萊可以用賽德克族語, 日文的呈現更加貼近當時故事的場景更讓觀眾體會, 票房跟周邊商品的商業價值, 也算是市場對於導演對於"寫實"更加考究的肯定.

我會說這是過去未曾被滿足過的市場的原因是: 我不認為這些題材在台灣的電影裡面曾經被充分的發揮過, 至少,在過去二十年中沒有. (當然,我的樣本並不全面(*),只能談到1980年後台灣市場上曾經出現過的電影.) 不管是在離鄉人的心境(海角七號), 台語在電影中的呈現, 或者是歷史元素的呈現(天曉得我們讀的國編本是啥鬼??) 這些市場並沒有被好好開發,而這些電影的票房成功只是顯示了這種"類型"的電影的確有票房,而台灣的文化元素共鳴還是具有相當的市場. 但是......


2.) 台灣電影產業曾經(或者現在依舊)面臨的困境:在地元素持續發酵,但是有些變成臭酸,有些卻釀成好酒
好的主題也會得需要好的呈現技巧, 呈現技巧談起來就包括很多面向, 而這些是電影"產業"的核心: 包括了:導演/編劇/配樂,或者是演員技巧等.  換句話說, 技術的提升是接下來要談論的重點. (經濟學中的生產函數,科技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台灣的電影文化的困境,過去曾面對, 現在事實上還是存在.比如說: 過去歌仔戲曲的元素搬上大螢幕,可以得到許多人的歡迎; 或是許不了主演電影, 幾乎是票房保證. 但總是因為題材或是演員過度使用, 讓台灣的電影慢慢地走入一個死胡同. 沉寂一陣之後, 又有新銳導演突破困境做出相似題材但還不錯的電影, 就像一個business cycle, 不斷的循環.

技巧不提升,觀眾看了就會膩. 一開始有人嘗鮮,過不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認為: "阿 又這樣嗎?"這種感受. 尤其是現在產品多元,觀眾對於特定題材黏著度並不特別高, 不看國片, 至少還能走去看齣西方爽片. 台灣的在地元素雖然吸引人,  但是一窩蜂湧入拍攝的結果,就讓敘事手法參差不齊. (例如: 與棒球相關的電影就有不少,但是這些棒球電影好壞差異就滿大的) 在相關的討論中,有人認為劇本的深度不夠(在近幾年來最得我心的劇本是"父後七日", 劇本是從文學獎呈現出來的), 有人是認為動畫特效不到位, 有人認為詮釋題材不夠專注, storyline不夠強. 不論是從哪個角度來探討,台灣的電影距離要走向一個強健的"產業", 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3.)多元文化是台灣的電影產業的出路:
如何做出"差異化"? 技巧是其中一部分, 可是我相信在"題材"上還有很多發展的空間.而題材的選擇, 有些是在生活中的小細節, 有些在台灣在轉型過程中發生的事. 而這些題材不僅僅是幫助我們擴展主題,更重要的是, 同時也幫助我們拓展"市場", 台灣在歷史發展的歷程上, 與世界許多地方的互動有所關聯, 這些題材的賣點並不是侷限在台灣境內.


有一部我很喜歡的電影, 台北星期天 探討了在台灣工作的外籍勞工的生活, 雖然在票房上反應沒有特別好, 卻是一項很不錯的嘗試. 外籍勞工在台灣的存在已經是不能忽視的事實,然而,他們的生活卻鮮少有人討論, 這部片是個很好的嘗試,也是連結台灣跟外籍勞工的母國文化的很好論述.在單元文化的環境下,這樣的題材並不能得到完整的陳述,而如果我們認知"他們"的文化也是"我們"的文化的一部分, 這不僅僅可以帶出更多的電影題材,也可以將行銷的領域超出台灣的國內市場.

4.) 補助金依舊, 所謂"文化創投"意味不明
談完題材跟技巧, "創投"也扮演很重的腳色. 魏德聖在拍攝賽德克巴萊的幕後花絮中,有提到跟創投金主談判過程中受挫的經驗. 到底創投該扮演的角色是甚麼?

創投的精神在台灣一直是很模糊的概念. 到底是要講求報酬率, 快速讓投資人賺取金錢收益,還是要在投資的過程中給創作者引導,讓他們的產品能夠更貼近目標市場, 同時讓自己也能夠得到更高的報酬?

需要創投業的主要原因是: 我們面對的一項現實, 每個人的時間有限,一個人通常很難同時專精產品的研發,也很清楚市場的行銷, 更何況創業需要的專業還有更多超過於這兩個層面. 這各種專業中, 有人需要能更站出來提供的幫助,增加創業者成功的機率跟報酬, 這是西方市場中Venture Capital扮演的角色. 在相關的研究文獻中提到, VC提供的幫助,不僅僅是提供財務資源, 更能幫創業者能夠更了解他們產品的定位以及市場, 同時也降低了出資者與創業者兩者之間的代理人問題. 而要達成這些目標的VC團隊,不單包括財務背景出身的成員, 還包括了產業界背景出身的人士(對於產品相當了解),以及對目標市場熟悉的成員. 

這樣的VC團隊, 在台灣是否存在? 或者是台灣的VC團隊單純只是想要在短時間內或許最大的商業利潤? 我沒有進一步的資訊可以達成結論,但是創投, 在資本密集的電影產業, 必定會扮演重要的角色.

對於補助金的政策我一直抱持著懷疑態度,除了對納稅人徵稅這點外,我一直對於政府內部的出資人對於產品本身的"好壞"是否出於專業判斷,或者是政治/裙帶關係考量? 此外, 政府的補助金目前也不以"創投"的角度出發,納稅人不見得能夠透過電影的成功同時得到回饋,這是補助金制度很大的一項問題.

李安的一句話讓我從頭看過台灣歷史產業,我對於台灣的電影前景還是相當exciting,至少從我離開台灣到現在,我看到台灣的電影每年都有不錯的題材發揮. 我希望台灣電影界的人士能夠繼續給予我們更多的驚喜! 

*我不完全了解國片的歷史,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維基相關條目:台灣電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假想情境:Omicron已在歐洲 (?)

  這是荷蘭疫情開始後,病房住院狀態:從這樣的變化,有沒有新型變體已經在歐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