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Wednesday, May 1, 2013

一個小孩的價值: 少子化與經濟因素

"欸, 到底爸媽養我們到大要多少錢?"
那天跟女朋友討論的還真剛好跟跟這個議題扯上點關係.
早期台灣貧窮照生6, 7個? 少子化跟經濟因素有關?
那天的討論, 我們做出一個簡單的比較表如下: 資料大概都是從網路上抓來的, 或者是教育部裡面公報的資料. 其中還不包括奶粉尿布錢,以及住,行,樂和其他額外可能開支(比如要讓小朋友出國,要讓小朋友受更高等的教育等)的開支. 所以這個數字應該是比下限更低一點, 真正的下限可以落在200-250萬NTD之譜.

















過去台灣比較貧窮的時代跟現在這個時代是否可以比擬? 這樣的發言有甚麼沒有考量到的因素,我想要用這個表,跟額外的概念來陳述一下:

1.) 農業社會勞動力的input:
很多國家在較為貧窮的時候,也就是仰仗土地+勞動力的生產結果支持家計收入的同時, 每個世代之間的關係可以視作為勞力的替代. 也就是說,當父母親無法繼續支持勞力生產工作,就要有年輕的世代來補充過去所沒有生產出的勞動力. 而在這樣的狀況下, 小孩通常在青春期之後就開始投入勞動, 因此, 過去的六七個小孩,很多是作為勞動環境的替代. 再加上醫療環境不發達,小孩存活的狀況很難掌握,所以多生幾位就幾乎是需要維持勞動力的一種保險.

然而, 當人口增長到某個程度, 每人所分配到的土地(作為一項資本)無法支持這些人口的生計,那麼這些人口就需要轉移到經濟生產的其他部門,或者是,轉移到其他地區去. 在中國歷史上,很多區域性的人口爆炸促進了移民,其他的商業活動等. "山多平原少"的區域除了內部節約來支持家計作為一種文化,還有人口移出跟找尋新的經濟活動的特徵.

貧窮多生六七個小孩? 富裕卻不多生六七個小孩? 這件事情還得要進一步看到小孩培養的成本跟進入到經濟活動的環節來看.

2.) 孩子作為一種投資: 
以家庭的角度來說, 一位小孩,可以帶來的東西是超乎金錢的估量可以評估的. 然而,單純用金錢的角度來衡量可以給予我們一個基本的估計: 小孩作為生活中重要的一項重心,我們需要用多少的資源投入來維持,我們又能夠從中得到些甚麼?

以過去的貧窮社會來說,小孩的投入基本上就是一項勞動資源的保證. 土地能夠或許的資源需要勞力來耕作,所以如果小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挑肥,澆菜,照顧田地與家禽畜, 這樣的產出很快就能夠開始, 所以大家對於小孩可以很早評估他們的"產出" 不確定性也比較低. 再加上所謂"養兒防老"的觀念,兒女多也分攤了自身晚年受到照護的風險.

而教育過程當作是一種附加的投資: 也就是說, 我們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夠到生產力更高的產業鏈中, 而在這樣的轉移之下,(在沒有任何外部資源的支援考慮下), 家戶會傾向降低小孩的生產數量. 一來可以保證每個小孩可以使用的教育資本(另外一種型態的投資)可以平均且足量,另外一方面, 如果孩子到了生產力更高的部門,那麼每個孩子成年後創造出的現金流量可能是上一代三四五個小孩能夠創造出來的, 也就是說,生兩個孩子,可能在"經濟"上的價值是跟上一代六七個孩子是相去不遠的.

如果這樣的想法正確的話, 那麼到底為什麼現在的人不生小孩?

上述的"投資"是需要很多的資源的: 包含父母持續性不斷的投入(時間,金錢),孩子自己的努力的過程,以及總體經濟環境的改變. 這些,就像創投產業一樣, 是報酬高,但報酬波動也大的事業.

3.) 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
既然我們已經論述出孩子是項報酬高,風險高的創投事業, 我們或許就可以用這個角度理解大家不生小孩的一點端倪. 從簡單的經濟理由來說,就有可能包含以下幾項:
3.a) 父母的現金流入不穩定
3.b) 兒女成長過程所需要持續投入的資源不確定
3.c) 兒女成長之後, 能夠找到工作的現金流量不確定

上述三點,只用兒女的方向來談的話, 我們可以回到上述的表格. 我只列了最基本的飲食跟教育兩項. 這兩點在台灣基本上已經面臨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 台灣自己生產的糧食並不足以供給人口, 所以糧食生產(與安全)某種程度上面臨相當程度的波動, 此外,台灣的教育經費因為國家大幅度的補貼相對低廉, 但是這樣的情形在未來的20年幾乎不太可能再繼續維持. 那麼一個小孩子成長到20歲之後的教育資源需要家庭持續投入的狀況下,父母對於這樣的持續性資源投入是很難估計的. 最後一點: 小孩子長成之後要到怎麼樣的產業去工作? 這點當然不算是政府的責任,孩子需要自己努力去面對, 但如果產業不進行升級,勞動法規不進行提升,如同現在大家看到的很多白領階級面對的薪資與產出不對稱的問題, 這樣短期是影響到3.a), 但最終會回饋到父母的考量上,而不希望下一代面對同樣的生活.

所以是否不生小孩經濟問題?  更明確點,是風險(不確定性)問題

後記:人力資源=經濟成長? 一種弔詭的概念
在我們討論許多人力資源豐沛的國家的同時,我們通常會引用他們現在較高的經濟成長率,以及他們高速成長的人均收入來論述. 再加上潛在的族群消費潛力, 在媒體上很多人會以為, 人口成長率維持在一定程度以上,對總體經濟來說是好事.

通常我們只有看人均GDP, 但是卻很經常忽略了人均資本投入. 投資過程才是持續讓經濟成長永續前進的狀況. 基本上,很多中等收入國家到了某個程度之後就無法躍升到高等收入國家. 一個原因就在於累積資本投入不足(或誤置).
當每人資本投入較高的時候,同時通常也是讓每個人具有比較多的資本來生產更多高附加價值的事業. (簡單來說: 有一台電腦的個人,跟有紙筆的個人, 在天賦能力相同的狀況下,我們通常相信前者可以有更好/更快,或者是處理難度更高的事務, 因此會有更高的產出價值.)


大概在10年前,台灣社會就有探討少子化的議題. 而當初我也傻傻寫一篇社論去投稿獲得刊登. 當時是因為通識課程需要有投稿必要,所以就這麼寫了一篇文章. 當初寫的文章跟現在這篇文章主旨相近, 但沒想到這十年台灣社會還是在討論一樣的問題: 如何提升出生率? 我一直很納悶的是, 為什麼台灣社會在這十年沒有進一步討論, 如何提升我們的每人資本投入更有效率,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產業跟勞動環境,讓現在的工作勞力有更好的產出? 解決準爸媽們的問題, 不就自然而然解決了出生率的問題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假想情境:Omicron已在歐洲 (?)

  這是荷蘭疫情開始後,病房住院狀態:從這樣的變化,有沒有新型變體已經在歐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