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Friday, December 23, 2011

糟糕的想法把歐債弄得更慘:By Prof. John H. Cochrane (中文版)

這是一則關於在2011年底,芝加哥大學的教授John H. Cochrane在Bloomberg發表的社論。以"糟糕的想法把歐債危機弄得更慘"(How bad Ideas worsen Europe's Debt Meltdown) 為題,陳述對於歐債問題的一項"美國觀點"。

原文收錄在John Cochrane芝加哥大學教職員網頁,在這裡找到全文。

今日,在希臘準備接受第三次紓困時,重新編輯看當初(接受第二次紓困方案時)的相關評論,還滿有意思的。


主權債券違約不是新鮮事
開宗明義,文章就寫出"一般觀點"(Common Wisdom),一般認為,主權債違約(Sovereign Debt Default)會造成歐元區的終結:希臘違約就得要脫離歐盟區,因此德國的納稅人得不斷的救援(bailout)希臘,才能拯救歐盟/歐元區。

事實是這樣嗎?Prof. Cochrane不這麼認為。

以美國的歷史來看,州跟地方政府都曾經債務違約,但並沒有影響到"美元"的存在。美元並沒有因此崩潰,也沒有哪州真正退出了美元的體系。美元是種衡量工具,州政府違約並沒有造成這項衡量工具的功能喪失。

換句話說,特定"政府"的債務違約並不必然影響到他們使用的共同貨幣,

銀行與國債:風險性資產

如果國債跟銀行串起來了呢?問題會不會就更複雜些?在這裡插播一下14世紀(1325-1340)的歷史:
倫巴底銀行家:十四世紀的黑暗時代 (EIR, Feb. 29, 2008 by Paul Gallagher)

放款收利息在宗教立場上是不被允許的,所以銀行的放款方式是:放款給借款人,換取借款人未來的現金流或者有價值的實物。放款給農夫,那就是未來的收成;放款給商人,就是賣出商品後的貨款。

放款給國家呢?那就是國家的財政權被銀行團接手。銀行同意支付國王所有的預算,而獲得收稅權或是特定的專賣權。在這個案子裡面,英皇愛德華三世的支出全由兩大家族the Bardi跟the Peruzzi家族的銀行放款承擔。銀行取得
羊毛的專賣權與英國的徵稅權。然而,兩者之間就英國與歐陸的貨幣問題有爭議時,英皇憤而倒債,造成這兩家族銀行破產,進而讓歐洲金融秩序混亂。恰與黑死病同期,一起陷入黑暗時代。

這樣的金融黑暗時代有影響到當時的共同貨幣,或者是義大利各城邦的債務系統?或是其他歐陸的銀行業嗎?

1.) 金融黑暗時代沒有影響到當時的常用共同貨幣Florin。仍然普遍流通到16世紀。然而當初貨幣的流通靠的是金本位:貨幣裡有成色足夠的黃金大家就願意收。跟今日的狀況不太相同。

2.) 因為Bardi/Peruzzi銀行倒閉,所以他們所融資的國家/城邦的債務就面臨重整。以佛羅倫斯城邦來說,他們與其他債權人進行債務重整,降低本金與利息。

3.) 受害的主要侷限在佛羅倫斯的銀行家族,在西北歐漢薩聯盟(Hanseatic League)的銀行並沒有受害。這些銀行一直以來就不希望與義大利的銀行有所往來。

簡單的結論是:國家從14世紀開始就知道要倒債,倒債會對銀行團有所傷害,但有所傷害的只有"金融體系互聯"的銀行。而銀行團從一開始就清楚知道國債是"有風險資產",在放款的過程中就會要求特定擔保。在英國的例子是羊毛。

銀行與國債:從無風險資產到有風險資產
時至到今日,情況還是這樣嗎?

雖然各國的財政狀況有不同的債信評等,不應該一視同仁作為無風險資產。然而,多數國家的銀行,仍舊持有本國公債作為"無風險資產"。這就是當希臘,義大利,西班牙的財政狀況急遽惡化時,最先受害的是銀行。因為他們手上有大筆的政府公債。如果國家無法償付債務,那麼這些銀行會首先被拖垮。這樣的狀況下會將"公共財政危機",擴散到實體經濟。

從這裡開始,Prof. Cochrane的看法,與歐盟進行的救援計畫開始有了歧異。他認為歐盟應該藉此機會建立真正的"無風險資產"概念,而非不斷的救援銀行/各國政府體系。換句話說,真正一系列的救援方案,是在救援銀行,並沒有解決問題。

a.) 歐盟的救援計畫

從陷入歐債危機後,各國銀行還是持續購買所在國的公債。主要是ECB的救援計畫不斷的向各國銀行灌注流動性。透過他們購買公債,壓低公債殖利率,來穩定各國財政的狀況。

除了這個救援計畫外,附帶的協議就是財政協定:各國財政都得要滿足特定的需求,確保他們可以償付他們的公債。

換句話說:這些國家的國債不像愛德華三世一樣倒債,這些銀行就不會像Bardi/Peruzzi一樣倒掉。而銀行體系沒有倒掉,也確保了實體經濟運作。

各國國債仍是無風險資產,
在各國不能透過持續印鈔創造通膨來避免倒債時,無風險資產的地位就需要有財政紀律確保債務能夠被償還。

b.) Prof. Cochrane的觀點:
他提出了在美國實行的例子:大曼哈頓地區與密西西比有不同的經濟發展程度,有不同的財政需求和財政計畫。但他們都存在美元區。*

那麼美元區跟歐元區的差異在哪?各州的州債並不會被當成是"無風險資產",如果銀行持有地方債務,銀行必須要自行評估,自行承擔風險。

如果一家銀行評估不慎,持有了太多的加州債券,以至於加州債務危機時該銀行可能破產:那麼美國允許這家銀行破產,他們也允許加州破產。破產進入重整,沒有適切評估的銀行會倒閉,退出金融業。其他更大的銀行接手,美元沒有問題。


這讓歐元區有兩個選擇:
1.) 沒有破產機制的貨幣同盟:但得搭配財政規則。而當各國財政有問題時,會有統一機制救援。
2.) 有破產機制的貨幣同盟:各國為自己財政負責,各國銀行為自己持有的"資產"負責。

以Prof. Cochrane的角度來看,歐盟事實上只有一個選擇:因為第一點行不通。行不通的原因,在他看來如下:

首先:加入歐元區的確會帶來許多好處。但如果同時代表財政聯盟。代表新入團的國家稅收,可能有一部分被用來救援其他國家。那麼大家就要考慮一下了。這也反映了現狀(2015):在歐盟財長會議中,對於希臘的態度強硬的,是斯洛伐克或是波羅地海三國的財長。

其次:歐盟認為他們的能夠透過歐盟執委會透過指令(Directives)來落實財政政策。他認為這是不太容易的事情:就像IMF或聯合國如果否決美國的預算案,那麼效果會如何呢?大家可以想像。


2015年來看,歐盟有做了新做法嗎?
既然這篇文章是2015年版本,那麼我們該回過頭來看,歐盟是否有了新的做法。

當時(2011年夏天),歐盟處理希臘的債券問題是另外成立EFSF(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目前,整個機制轉向ESM運作。稍微了解一下
ESM的狀況,看來仍定位是危機處理機構,雖說他成為獨立發行債券的機構,也有很好的評等。然而,目前他離"歐盟債券"真正無風險資產的概念還有一段距離。

從歐盟執委會如何透過"指令"落實到各國來說,從這次的紓困條件我們可以看到,歐盟明確要條約共識入國內法,才願意進行紓困。單就希臘來看沒有太多偏離的空間。然而,其他國家呢?在各國落實歐洲財政協定的實質立法與執行上,如果仍有相當程度落差,難道能夠保證,沒有下一個國家,又悄悄的藏起債務來?

We don't know, yet we will see. (2011--> 2015-->?)


註記:
*以歐盟的狀況來看:德國和希臘的狀況,德國的GDP(2012)大致上是加州與德州加總,而希臘大概是康乃狄克州或路易西安那州的大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假想情境:Omicron已在歐洲 (?)

  這是荷蘭疫情開始後,病房住院狀態:從這樣的變化,有沒有新型變體已經在歐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