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hursday, March 13, 2014

資本主義為你服務(7-4): 簡約,也是一種創新

                   (Mobile World Congress 2014, Barcelona. Keynote speech of Mark Zuckerberg)

Zuckerberg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買下Whatsapp,他對於Whatsapp的期待在哪裡?或者是,他對於網路的期待是甚麼?
為什麼他們不上網?
這則談話的開頭,談到全球的上網人口。世界上還有2/3的人口還沒有能夠連上行動網路,到底是為什麼?
很多人可能認為,開發中國家的基礎建設不足,無法囊括需要上網的人口;或者是,網路的費用太貴,這些人得犧牲他們的日常所需來上網。這些,都是很合理的假設。

問題可能不是如此單純。

Zuckerberg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他認為,以他們蒐集的資料來看,許多開發中國家的基礎建設,2G與3G的範圍其實囊括了80%地理範圍,而且最基本的網路服務費用不會昂貴到需要犧牲每日麵包的程度。然而,這樣的基礎建設,還是沒有辦法吸引更多在範圍內的人連上行動服務。


"為什麼我要連上行動服務?我的好處是甚麼?"

做網路內容起家的Zuckerberg,試圖要回應這樣的問題。

網路可以改變生活?show me!
當初電話引入世界的時候,很多人也不懂為什麼要用電話,如果真要用,使用公用電話就好,自己並不見得要擁有一具話機在家中。直到了一些電話快速便捷碼,比如說911,或者是台灣其他的相似服務出現,讓大家了解到電話的便利性,跟生活的直接相關,才慢慢的普及開來。

電話跟網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立即的好處就是"溝通"的便利,有社交資訊傳遞的功能。然而,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不少溝通是不必要的,有些資訊也只是good to have, 但是沒有也不會怎麼樣。對於開發中國家的人民,特別是在偏遠地區的群眾來說,他們關心的跟大多數的市場並不相同。而要說服他們使用行動網路,必須要讓他們了解到,網路跟他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可以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Zuckerberg認為,簡約的主張恰恰對這些人有吸引力。他要提供的,就是像911一樣的dial tone:
"有了網路,我把這些基本免費服務給客戶,讓他們'直接體驗'網路有用。"
這些地區的頻寬不是很充裕,這群人也不需要HD Video,或者是高畫素照片上傳,所以,這樣的基本服務導向的主張,恰巧切合這群人的需求。化繁為簡,為這群人提供最基本的服務。(註: Zuckerberg也考慮了頻寬的問題,收購了Onavo,可以用軟體的方式來降低網路頻寬的使用)

簡單就好:Internet.org的主張
基本是甚麼?天氣,農作物/食品價格,健康醫療服務,教育。這些對於已開發國家的人們來說,都不是太難取得,甚至取得的成本並不高。但是對於開發中國家的人就不一定了。以教育來說,現在在台灣還可以看到有些偏鄉地區的孩子必須要跋涉到很遠的地方才能夠上學的例子。更不用說是其他基礎建設還遠遠落後於台灣的地方了。

其他Zuckerberg舉例出來的項目,包括:天氣,農作物/食品價格,與健康醫療服務等,這些,都是這些開發中國家的民眾最迫切且也與生活最直接相關的生活議題。

多贏體系:系統服務業者/軟硬體開發商/客戶
主講人一直在詢問Zuckerberg說,那麼這樣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利潤在哪?系統商會願意參加這樣的體制嗎?這點Zuckerberg回答得很含糊。他認為,提供在這些地區最基礎的服務,立即的給當地的居民帶來經濟生活的改善。比如說:農業耕作知識的改變,或者農業價格波動資訊來引領村民計畫種植不同的作物,避免穀賤傷農等。這些,都可以立即提升當地的生活品質。在生活品質的提升之後,人的下一步就是會想要把多出來的所得拿來消費,消費就會帶動經濟成長,一直走向正面的循環去。

以我來看,系統服務業者並沒有甚麼損失。不管是因為政策原因或者是商業考量,系統服務業者如果再建置coverage的區域裡面沒有用戶,對他們來說就是閒置產能。多一些人用,對他們來說就是好處。

硬體製造商(手機製造商)/軟體服務開發商
對硬體開發商來說,他們得想出方法來壓低成本,提供"並不太差"的行動裝置給這"客戶"使用。這就是為什麼在Internet.org中間,聯發科也是客戶之一的原因。聯發科在開發白牌手機跟較低成本的替代晶片上,已經建立了不小的知名度。自然,Zuckerberg想要把他們拉入這個聯盟。

得說服對軟體/網路內容開發商就比較困難了,對Zuckerberg來說,這些最基礎的服務是得免費提供的。試想一個軟體工程師,如果他開發一項軟體是免費的,那either是靠廣告收益,或者是靠軟體內容中,部分需要使用現金收益購買服務,才有辦法讓他們繼續維持。如果要他們"長久"維持免費,對他們來說是很有困難的。不過這個組織最大的好處是:軟體/網路介面的部分是臉書的強項,他們再加上Wikipedia,基本上已經可以提供夠豐富的內容,Zuckerberg甚至認為臉書已經變得過度龐大,他應該要把臉書拆開來幾個部分,重新審視後,提供最"基本"的資訊給開發中國家的客戶們。

Why Whatsapp?
最後,回到一開始的主題,why Whatsapp? 這個程式的吸引力在哪裡?Zuckerberg提供了一些大家可能都心裡有數的答案。

我不知道多少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有使用過Whatsapp的經驗,以我周遭的亞洲朋友群來說,他們不太理解為什麼這個程式值這個價值。不論是LINE或者是微信,都提供了更多Whatsapp所沒有的服務:圖像表情,影像通話等等。這些對於已經習慣於用不同媒介來表達的文化,(例如:中國/日本/韓國/台灣),吸引力實在很有限。

Whatsapp符合了Zuckerberg的願景,也符合上述"簡約"的邏輯:這個程式在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用戶數成長都相當的快速,媒介本身主要仰賴文字傳遞,不會吃掉太多的硬體資源與空間,提供這項程式的硬體維持非常簡單。新聞就曾揭露,每位員工維持的用戶數比率來說,Whatsapp是數字最漂亮的。因此,如果Internet.org的願景得靠很長期的免費服務來提供的話,Whatsapp這個平台的低固定資源支出(機台維持/人力資源),會給Zuckerberg很大的優勢。

後記:我們是怎樣使用我們的網路?
在看完這則影片之後,我認真了想了一下,到底身處在已開發國家的我們是不是每天都在"浪費"網路資源當中。當初我有個在業界的朋友就跟我開玩笑說:我們開發更快的網路跟更好的晶片,結果只是交給大家去下載成人電影跟打網路遊戲。

因為最近新購入了Tablet,讓我開始改變一些我自身的網路使用習慣,我突然發現我個人需要的並不會太多。簡單且多元的資訊平台,一兩個互動的介面,以及E-mail的服務。大概這樣就夠了。其他的娛樂媒介,可有可無。但這些娛樂媒介恐怕是吃掉硬體資源最多的部分。

看完Internet.org的願景跟這則影片,到底網路賦予我們的意涵在哪兒呢?或許是個我們大家都可以花點時間思考的問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假想情境:Omicron已在歐洲 (?)

  這是荷蘭疫情開始後,病房住院狀態:從這樣的變化,有沒有新型變體已經在歐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