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B的貨幣政策,是透過Governing Council組成。這個Council分為兩個部分:Executive Board Members,跟National Central Bank Members。前者是政治任命,後者依各國央行任命程序進行,屬於各國的範圍。
Governing Council 總投票權是21票:Executive Members 6票,National Central Bank Members有15票。大家或許納悶:整體歐元區成員國為19國,為何央行代表那兒只有15票,稍後說明。
Executive Board Members:未來即將變動狀態
這張圖,呈現了每個成員的任期狀態。大家可以看到,先前Vítor Constâncio(葡籍),跟Peter Praet(德籍),分別由Luis de Guindos (西籍)以及Philip Lane(愛爾蘭籍)接任。
今年第四季
相較於一般媒體上多揣測的德國央行總裁Jens Weidmann出任下任ECB總裁,我當時認為在政策延續上,由Benoît Cœuré接任相當合理。他這段期間都在Executive Board,了解執行的過程,利弊的權衡,以及政策正反的討論。未來若有所謂政策轉變,他應該也是相當清楚如何執行的人。
European Council 在本周二 (Jul. 2)的新聞稿,公布了一系列歐盟職位的提名人選。ECB下任總裁的部分,擬由IMF 總裁 Christine Lagarde接任。
Christine Lagarde與歐元區最深的連結,是在處理各國主權債務問題上,IMF涉入的狀況。有興趣的人可以搜尋一下當時的背景。
為何是說"擬"呢?是新聞稿中的這段話。
提名後,仍需經過歐洲議會同意投票,才能正式上任。
各國央行的投票權:輪值機制
歐元區央行成員的輪值投票機制,是透過會員國經濟規模與金融規模,排名區分。1-5名有4票,6-19名有11票。按照下表輪值:(下表列示順序,是以該國的語言首字排序,而非實際經濟規模與金融規模排序。)
在歐洲央行網頁上,有解釋自身與美國聯準會的不同。(參考:常見Q&A最後一題)。
基本上兩個貨幣區域的央行成立的結構概念不同,實在是不好比較。歐洲央行解釋主要是在制度上的不同。然而,我想略為談一下國籍狀態跟區域經濟。
國籍分別的必要與非必要:
在政策會議的記者會上,記者常會問國籍問題。比如,Mario Draghi是義大利人,經常會被問到他對於義大利債務狀況的立場。他每每需要答覆:貨幣政策與個人國籍無關。
然而,在國籍狀況跟各會員國央行的參與,仍是有幫助的。Mario Draghi早先在一場研討會中提到:歐洲央行政策溝通的品質,跟各國央行努力有相當大的關係。畢竟,語言不同,了解自身經濟狀況深度不同,由各國央行來做,自然是最省事的。
European Council 在本周二 (Jul. 2)的新聞稿,公布了一系列歐盟職位的提名人選。ECB下任總裁的部分,擬由IMF 總裁 Christine Lagarde接任。
Christine Lagarde與歐元區最深的連結,是在處理各國主權債務問題上,IMF涉入的狀況。有興趣的人可以搜尋一下當時的背景。
為何是說"擬"呢?是新聞稿中的這段話。
"The European Council will take a formal decision on the appointment on the basis of a Council recommendation, after having consulted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ECB's Governing Council"簡單來說:這項決定並非是單方面的,還要經過與 ECB 現任Governing Council,以及European Parliament 諮詢的過程,才能正式提出提名。
提名後,仍需經過歐洲議會同意投票,才能正式上任。
各國央行的投票權:輪值機制
歐元區央行成員的輪值投票機制,是透過會員國經濟規模與金融規模,排名區分。1-5名有4票,6-19名有11票。按照下表輪值:(下表列示順序,是以該國的語言首字排序,而非實際經濟規模與金融規模排序。)
基本上兩個貨幣區域的央行成立的結構概念不同,實在是不好比較。歐洲央行解釋主要是在制度上的不同。然而,我想略為談一下國籍狀態跟區域經濟。
國籍分別的必要與非必要:
在政策會議的記者會上,記者常會問國籍問題。比如,Mario Draghi是義大利人,經常會被問到他對於義大利債務狀況的立場。他每每需要答覆:貨幣政策與個人國籍無關。
然而,在國籍狀況跟各會員國央行的參與,仍是有幫助的。Mario Draghi早先在一場研討會中提到:歐洲央行政策溝通的品質,跟各國央行努力有相當大的關係。畢竟,語言不同,了解自身經濟狀況深度不同,由各國央行來做,自然是最省事的。
因此,各國央行總裁都會參與Governing Council,也都能透過參與回到本國溝通。
在美國不會有這樣的問題,除了大家都是 "聯邦美國人"這個概念已經根深柢固外,單一的語言,國內人員流動密切,讓語言跟出身的地域不會限制對於經濟狀態的理解。
因此,肩負各分行責任區政策溝通,資訊蒐集的任務,也不必然由各區出身的人士擔當。該區的經濟狀況,都有進行例行性的研究報告跟數據分析。
目前聯準會分行總裁,有跨區出身,也有同區出身的例子。如:St. Louis Fed分行總裁Bullard是在明尼蘇達長大,但他不是Minneapolis分行主席。而Kansas City Fed分行總裁Esther L. George,轄區下就包含了她出身的Missouri。
在美國不會有這樣的問題,除了大家都是 "聯邦美國人"這個概念已經根深柢固外,單一的語言,國內人員流動密切,讓語言跟出身的地域不會限制對於經濟狀態的理解。
因此,肩負各分行責任區政策溝通,資訊蒐集的任務,也不必然由各區出身的人士擔當。該區的經濟狀況,都有進行例行性的研究報告跟數據分析。
目前聯準會分行總裁,有跨區出身,也有同區出身的例子。如:St. Louis Fed分行總裁Bullard是在明尼蘇達長大,但他不是Minneapolis分行主席。而Kansas City Fed分行總裁Esther L. George,轄區下就包含了她出身的Missouri。
區域經濟:是否在久遠的未來,會看到歐元區也用區域劃分?
與歐盟相比,或許會聽到美國人談 "中西部人","新英格蘭人",這些區域,超過了地理上的州界線。
聯準會較為有趣的是,分行適用地域區分,而非各"州" (若我們將歐盟每國,考量約為美國的每個州的經濟體。) 這些地域,經濟活動或多或少都有其相似之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