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Talascend.com , http://goo.gl/2GnrNr |
"我們的文字,是為了與"投機者"不同的"投資人"而寫的。而首要目的,就是得區分並且強調已被現下社會所遺忘,兩者之間顯著的差別。" Ben Graham,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投資的本質: 找尋機會
我們來思考一下,用台灣夏季盛產的鳳梨展開的例子:有人到了鳳梨產地去:產地離市場有點距離,運送,銷售都需要些額外的成本。
Case 1:你走進鳳梨田,告訴農夫說你願意用一斤 NT$50購買他田裡面正出產的鳳梨。農人很開心,通通賣給你。你可能有辨別鳳梨收成時機的能力,知道農人的鳳梨現在還沒完全進入轉色,所以採收到全部賣完時間差不多,可以在市場上用一斤NT$80的價格賣出。你可以獲取利潤。
或者,你沒有分辨鳳梨收成時機的能力,結果發現,等採收完要送到市場時,這些鳳梨已經是過熟的劣等貨了。只剩下一斤 NT$2的價格。
Case 2:你逛了逛鳳梨田,發現某個區域的果農原來是嘉義農林學校畢業。不僅棒球打得好,還深知用釘子釘鳳梨才能讓鳳梨長得又大又甜(誤!),然後他的鳳梨品種是全新品種,市面上還沒有見過。你對這樣的品種深具信心。鳳梨田的成長過程大概要一年半,所以你跟農人談契作:每個月定期給他一筆金額,然後這塊鳳梨田的收益都歸你所有。
這兩種例子,有甚麼樣的差別呢?
第一種例子,通常我們認為是"投"入時"機"的交易:一位商人趁著夏天這個的季節,認為買賣鳳梨有所利益,因此搭建起生產者跟消費者的橋梁。
第二個例子,我們可以說是注入資金到鳳梨生產:農夫有固定的收益,專心種田,而買下鳳梨產能的人,則是預期新品種的鳳梨能夠"成長",在全台,不,在全世界鳳梨市場上可以"攻下市占率",成為高價的稀世逸品。
投機(Speculate):語言學上的衍生
我們先談一下"投"入時"機"的行為。
這個詞衍生到現代,多半被賦予偏負面意涵,認為這一群人只有在短時間內,利用價格在不同地方的差異,獲取個人的利潤。這樣的作為對於整體社會的發展是沒有幫助的。
"Speculate"這個字的原意,從字源"Specula"來看,是城市中的守望塔(Watch Tower):也就是站在不同的高度,取得不一樣的視野來"看"事物。當然,這樣的視野,與後來發生的行為,可能是觀看者自己本身的認知,並不一定是發生的事實。因此,字義慢慢被演變為個人心中自我形成,對於未知猜測的理論。套用到證券市場,則是透過這樣的猜測,企圖獲利。
那麼:"投機者"真如現代社會中普遍認知的,是負面的行為,對於社會整體沒有益處的嗎?
證券市場:兩個人的零和遊戲(?)
如果證券市場中,有你我兩位"投機者"。
你認為特定股票的價格現在是便宜的,我認為特定股票的價格是昂貴的,我們兩個人在市場中相遇,交換手中的股票與現金。
結果,後來股票價格真的如你預期的上漲了。帳面上,我的"潛在損失":把股票換給你卻沒有持有到更高的價格,與你的"潛在獲利":買到目前訂價更高的股票,不計交易成本的話,恰巧為0。這就是零和遊戲,但,你發現了嗎?沒有人真正從中損失或獲利了。
如果這個市場只有你,我,兩位參與者。那麼,所有市場上的定價在這裡都只是"帳面上"的意義而已。手中持有的股票雖然有了更高的定價,但還是得把股票賣出。這裡:得要有第三個人願意加入這個市場,才會能夠實現他手上的獲利。
然而,有另外一種人:購買股票後,隨著公司的成長,價值增加而獲利。他們的利潤,並非來自於其他人的潛在損失。而是公司在所處領域中與他人競爭下取得優勢的結果。
這樣的遊戲,就不是零和遊戲,而是掌握了關鍵的機會。
參與者眾:競爭市場的好處
再來,我們看看以下兩個例子:你身上只有一張NT$1,000大鈔。
Case 1:你走進一家洗衣店,老闆告訴你洗衣價格為 NT$50,你付NT$1,000,老闆找你NT$950,順便告訴你兩個小時後可以來取衣服。
Case 2:你走進一家"自助"洗衣店, 上面的價格是NT$35。糟了,你得跟別人換零錢。隔壁的小7店員願意跟你換,但是要求你給他NT$10的換幣費。這兩個例子跟股票交易有甚麼關係?我們先從Case 2說起。
Case 2a.) 要求換幣費在台灣發生,你心中暗罵那位小7店員,然後到旁邊的85度C咖啡廳換錢,如果他們也不換給你,你會跑去再隔壁的全家Family Mart換錢。總之,誰要跟你要換幣手續費,你就不可能在那邊換幣。
Case 2b.) 如果你今天在美國中西部,方圓百里就只有這家自助洗衣店,這與這家加油站附帶的小店。你住的旅館也跟小店店員跟你一樣要 換幣費。在急迫的狀況下,遇到Case 2b.),換是不換?今天在台灣,會是Case 2a.) 的狀況,不會帶來額外的成本(損失NT$5),為什麼?
因為到處都有便利商店/小店,今天A店員機車不讓我換我去找B店,而且行走的距離可能不會太遠。今天在台灣銀行服務也方便,每家小店要去跟銀行換硬幣都不會太困難,因此也不必要額外跟需要的人(想洗衣服的人)收費。
上面的段落要怎樣才能成立? 參與者(店鋪)者眾,所以這項服務成本會被消除。
交易成本隱含的意涵:服務,風險,資訊
那麼,跟人要求NT$5的交易成本,裡面到底包含了甚麼?
首先,這個願意換幣的人提供了一項"服務",這項服務可能有其成本。比如在偏源的地方,店鋪所有者不見得很容易取得硬幣,他們必須要到更大的城鎮,有金融服務的地方換錢。也就是說:他提供你的方便,是以他個人的不方便換來的。
其次,他承擔了"風險":誰知道你的大鈔是真鈔假鈔?他可能跟在地銀行談妥了一項協議,說不管真假鈔銀行都得要收,不過銀行得跟他收取月費NT$10,那麼,每個找他換錢的人,他都要收點手續費。
最後,資訊:他知道你很急,需要硬幣來洗衣。這樣的急迫性是有"價格"的,因此在這交易市場上你不得不支付這樣的價金。
不過,這樣的狀況在一個交易者眾的網絡中就不太可能出現了:每個人都參與在這樣的市場中,每個人都可以無償提供這樣的服務,讓交易更加便利。
證券市場:參與者眾是有意義的
我們回到證券市場中來,上面的例子已經提到,如果只有兩人交易的證券市場,是沒有人可以真正"實現"任何的獲利與損失的,得要多人參與證券市場才行。
那麼,甚麼樣的"多人",才叫做多?
如果有一家好公司,你在默默增加持股期間希望他交易量很低。但,一定得要有人"注意"到這家公司,很多人進場買進,他的價格才會更高。
參與者眾,交易量高很重要。
如果有一家爛公司,"炒手"最喜歡這樣的公司。左手換過右手,交易是少數人堆疊出來的。但,這些炒手還是得找到人下車。他們透過作價來吸引人家的注意,然後他才能夠將獲利入袋,所以交易者眾對於這些人也很重要。
我們可以發現:交易本身是中性的,可以幫助好的目標,也可以達成惡的目標。沒有交易,善惡均不能,價格價值都沒有辦法彰顯。
所以,交易本身,是希望能夠讓:
"正確的資訊,廣為大眾所知,並且透過交易反映到次級市場,做出較佳的評價"我們可以更進一步來看選擇權的交易:在考量傭金後,基本上都是負和遊戲。那為什麼有人還要交易選擇權?換句話說,大家都知道最後幾乎會被發行商賺走,但是將自己一部分的現金,拿來購買選擇權。
原因就是:這些人對於特定的風險更加厭惡。
這種概念就像是為什麼人要買保險一樣,很多保險基本上都不是甚麼好交易。但是很多人還是願意投入,因為特定事項是他們最恐懼的事情。
然而,如果沒有短期交易的作手,願意承擔這些風險,這些風險也無法轉移。
沒有交易市場=>沒有風險分擔機制=>大家回家吃自己。
在此,交易成為一種風險分散的平台:每個人都透過這樣的商品,承擔一點風險。
最後:回到投資
我們回到鳳梨田的故事。
在社會現實中,從事Case 1的人比較多:他們會在特定時間,跟鳳梨農夫談好價格買鳳梨,然後送到市場上。
但,要從這樣買賣中獲利,他們也得具備有專業知識:甚麼樣的鳳梨品種較受人歡迎,甚麼樣的採收狀況才能夠讓水果到市面上還有賣像,甚至,他們也得"投資"自己的冷藏跟運輸設備,避免潛在的損失。
Case 2的人為什麼比較少?我們從鳳梨生產的時間就可以理解:生產時間得一年半,生產過程中有許多未知數,品種是不是會被其他人超越是未知數,農夫是否會盡心盡力工作是未知數。最後收成的季節,市場上的價格是否能夠讓投資回收是未知數。
一切,有太多的未知數。
證券市場中,Case 1與Case 2都有人做。一般認為,Case 1的人是投機者(Speculator),Case 2的人是投資者(Investor)。
從上面鳳梨市場的例子來說:"投機者"並不容易,在可預見的未來也會越來越難做。他們得要投入自己的心力才能持續下去。對於長期投入的投資者來說,很幸運地,證券市場不是鳳梨市場。證券市場有所謂的:"大盤指數",裡面不僅僅有鳳梨,還有各式各樣其他不同的水果。他們可以透過分散持股的方式來面對未知(Uncertainty),或者說,風險(Risks)。
這段文章的撰寫,來自於PTT Stock板上面有人探討,究竟社會上的人參與證券市場的貢獻是甚麼?而文章撰寫的目的,是希望傳遞一個觀念:一個市場要有效率,每個參與者都有他參與的貢獻。而如果讀者還想要投入證券市場,當然可以選擇自己從事的角色。
不過,"鳳梨生意"可不是這麼好做的 :P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