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Monday, April 8, 2013

銀行的國際化: 跟著自家廠商一起走嗎?從兩篇實證論文來看

這篇文章源起是讀到兩篇關於銀行業在跨國條件下的營運狀況,以及廠商與銀行之間的互動的學術論文。我認為他們的想法很有意思,可以引起更多的討論。

第一篇文章內容是歐洲銀行業跨國的運行,以及公司對於他們往來銀行的選擇觀察;第二篇的內容提到理論架構上的假設,特別在資訊外溢(Information Leakage)的狀況下,公司是與多家銀行往來或者是與單一銀行往來,營運成效(獲利)較優。

本來我想要一體成文,不過最後還是拆成兩篇。想多看點理論基礎的朋友可以從這篇出發,想要直接到我的"假想"的可以到:


我會試圖回答下面這兩個問題:

1.) 台商到了中國/其他東南亞國家是否必要首選台灣的銀行?
2.) 如果首選台灣的銀行業,這些廠商的理由是甚麼?

參考資料:

"A Study of Bank Nationality and Reach in 20 European Nations"  (Berger, Dai, Ongena and Smith, 2002) and
"Bank Relationships and Firm Profitability(Hans Degryse & Steven Ongena, 2001)


跨國營運與銀行選擇:
下方這張圖呈現了廠商面臨的狀態:總部在本國(Home Nation),營運在國外(Host Nation)。在經營的過程中一定須要使用到銀行服務。那麼他們有甚麼樣的可能選擇來融資他們的資金需求呢?

1.) 使用在地銀行(Host Bank)

2.) 使用本國銀行在地分/子行(Home Bank)
3.) 使用第三國銀行在該地成立的分/子行(Third Nation Bank)

在第二跟第三種狀況下的銀行,必定是區域級(Regional) 或者是全球級 (Global) 的銀行,這些銀行已經突破了國家的疆界,在自身國家之外的領域運作。

那麼以廠商的角度出發,他們到底是如何選擇自己往來的銀行,哪種狀況是最普遍的?我們以歐洲的統計數據來看。


歐洲廠商,選擇在地銀行:
歐洲企業在跨國經營的同時,對於往來銀行選擇的結果,用下圖來呈現。大部分的公司選擇他們營運所在地的在地銀行(Host Bank)而這些銀行在營運層面上已經可以達到區域銀行(Regional Bank)的等級。

選擇第三國銀行跟本國銀行的比率差不多。使用本國銀行中的,主要也是選擇本國銀行在國際上已經相當具有競爭地位的銀行。在這篇文章的定義中,global bank需要在超過兩國以上經營的銀行。


問題一:台灣廠商走到了國際化,是否需要使用台資銀行?就算是公司的投資跟營運面已經相當的國際化,廠商在面臨銀行的選擇上,首選不見得會使用本國的銀行。換句話說,商業上的國際化並不會把銀行業同時帶向國際化,除非該國的銀行業國際化也已經得到相當成功。換作在台商角度,他們到了中國,或者是其他國家,並不必然要選擇台灣的銀行。選擇該地本具有相當規模的銀行,反而使得台商在籌資上更有彈性。

接觸台資銀行最大的便利性,可能在於往來的資訊語言的傳遞,以及在台灣已經有授信經驗,能夠便利他們在海外借款。這點,能夠算上一個好處。但是這樣的好處是否有高過成本,也就是得犧牲與當地銀行往來建立授信紀錄,以及當地銀行提供的商品好處。這並沒有必然的關係。也就是說,就算是台資銀行在外地走在起跑點較前一點,但他們還是得跟當地銀行競爭商品,競爭客戶。


資訊外溢與銀行選擇:

第二篇文章的概念在於:Information leakage(資訊外溢)這是一位以色列學者 Oved Yosha在1995年提出的概念,在1998年,von Rheinbaben and Ruckes (1998)進一步再修正這概念。

資訊外溢可以分成兩個角度來看:廠商與銀行
我們來想像一個例子:在小鎮裡,兩家麵包店都跟銀行往來。他們都有秘密食譜,也想要以此作為開分店的依據。

1.) 銀行的角度來看資訊外溢:
銀行已經知道A麵包店主來申請(並且批准)一筆貸款進行規模的擴建,B麵包店來申請(還未批准)相似的貸款的時候,銀行會不會批准第二筆貸款?


一種看法是:為了保障第一筆貸款(A麵包店)的收回,避免A麵包店的獲利遭受競爭影響,銀行會傾向否決B麵包店的貸款。


那甚麼樣的貸款會讓銀行接受呢?如果銀行審視了B麵包店的計劃,發現他們雖然也有一些有意思的營運模式,但是卻無法在競爭上影響到A麵包店的獲利/自身貸款回收,那麼他們會考慮貸放給B資金。


如果在考量過風險之後,銀行認為這筆生意還是能做,在設定
貸放利率時可能會定得高一些。原因是:B並不是很強勁的競爭者,(因為如果很強勁會威脅到A,那麼根本就不會貸放了),B在市場中經營風險也比較大,所以銀行會用較高的利率,或者貸放比較小的總額,承作生意。

2.)以廠商的角度來看資訊外溢:
如果是以廠商的角度出發,問題就變成是:他們會選擇單一銀行往來,或者是多家銀行往來?

a.) 選擇單一銀行往來:

在上述的例子中,B麵包店如果是個很強勁的競爭者,那麼他除了找他原本已經往來的銀行貸款外,沒有其他的選擇。因為其他已經有麵包店貸款的銀行並不會放款給B讓他來跟他們的客戶(A)競爭。

此外,B麵包店在資訊外溢的角度下,他最願意選擇的還是單一銀行,因為不用把經營秘方揭露給其他銀行來爭取貸款。

b.) 選擇多家銀行往來

這樣的選擇,對於廠商還是有些好處。他們不用被單一銀行"挾持"(holdup),在貸款利率上予取予求,可以比較多家銀行的利率,來取得最好的資金成本。他們還是有資訊外溢的疑慮,所以較有競爭力的廠商會在不需要揭露太多資訊的狀況下考慮多家銀行往來。例如:開信用狀,或者是進出口融資,不用揭露全面營運的。但是如果有資訊揭露的疑慮,比如,擴廠融資,或者是機器設備資本支出融資,他們會傾向往單一銀行往來的方向前進。

此外,就如上述銀行的角度來看,這些廠商在銀行眼中是較不具競爭性的公司,所以銀行可能不會貸與足額,或者是不會用好的利率貸給公司,公司"被迫"需要向多家銀行往來,維持自己的資金流動。

實證結果:選擇單一銀行往來的公司,獲利能力佳


問題二:台商選擇台資銀行,避免資訊外溢

從上面的研究結果來看,如果說廠商發現牽涉到自身的競爭力關鍵資訊,有外溢的風險的時候,他們會避免使用多家銀行。舉例來說:比如擴廠資訊,或是取得關鍵技術的融資。

以這樣的狀況下,台商的確會傾向選擇台資銀行。這也跟我自身在台股觀察上市公司的融資狀態相符合。因為台商的營運總部多在台灣,而也還有海外控股公司。經常,台灣公司是透過台灣的營運總部來申請貸款,再將金流轉匯到海外的控股公司總部,來做資金的統籌應用。這樣不僅僅符合使用資金的彈性,也達到了上述避免資訊外溢的效果。

結語:
我撰寫這篇文章想要點出兩個重點是,
1.) 台資廠商的國際化,並不必然帶來台灣銀行的國際化。
有許多非牽涉到競爭優勢的金融業務,還是交由當地的銀行來處理,對於台資廠商來說比較方便。換句話說,交由當地銀行辛苦點,但不見得活不下去。

2.) 台資銀行的國際化,對於台商的競爭力會有幫助

從競爭資訊外溢的角度來說,如果台資銀行積極的伴隨台商一起走,可以協助台商在當地建立起核心競爭優勢,不會因為授信需求而外溢到他國手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假想情境:Omicron已在歐洲 (?)

  這是荷蘭疫情開始後,病房住院狀態:從這樣的變化,有沒有新型變體已經在歐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