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Wednesday, April 10, 2013

資本主義為你服務(5-1): 國家資本主義(State Capitalism) v. 自由資本主義(Liberal Capitalism)

大家羨慕著中國的發展,認為某種程度上,是計畫經濟與自由經濟混合體的一個偉大成就:一個詞彙就得到了新的關注: "State Capitalism: 國家資本主義"

這對於台灣人應該一點也不陌生。早期在公有機構的扶持下,也成就了許多卓越的企業(台積電與聯電在半導體產業同時是工研院的Spin off)。因此,一般台灣國民相信經濟是可以"計畫"的。再加上在教科書裡面推廣的各大國家型建設計畫,更加深了群眾認為國家推展的經濟建設,才是把台灣推向富足的關鍵。


國家資本主義真的比較優秀?我們羨慕著各個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的同時,我們是否有一些甚麼可以討論的議題存在?



國家資本主義在20-21世紀:開發中國家群起直追
國家資本主義發展的模式,在很多開發中國家都經常出現。這些國家因為基本產業發展的缺乏,產業在面對外在競爭的同時並不一定能夠生存。因此,國家常以"經濟特區"的方式來推動產業發展。背後的邏輯不外乎是先富起一部分人,然後再把其他產業慢慢發展起來。經濟特區內通常享受很多"政策"的扶助,協助資源投入到政府希望發展的產業上。

這些產業(短暫)的繁榮,不少來自於國家的補貼。這些補貼可以來自於很多不同的方向:可以是稅務的特殊化,水電油價的補貼,或者低利貸款的扶助。


簡化來說:國家試圖透過任何政策來干涉產業前進的方向,就是披著自由資本主義外皮,實質上是國家資本主義的經濟體。我會說這根本不是資本主義,或者是說,這根本也不是市場經濟。因為資本主義的核心價值,在於私有財產跟促進市場機制運作。國家資本主義聲稱自由化了市場,但卻是扭曲市場的資源配置,建立了一種名字叫做市場,卻不是市場的怪物。

國家:"政府並不是危機的解藥, 政府是問題本身!"



Former U.S.President Ronald Regan
"In the present crisis, government is not the solution of problem. Government is the problem"

國家資本主義有很多缺失,在他們成功的案例下,大家很少去檢視他們到底會帶來甚麼樣的傷害。而就算傷害造成了,不少國民會認為這是"資本主義"帶來的。事實上,很多是因為政策所導致的資源誤置,而進一步產生災難性的結果。


就像雷根在影片中所說的: "政府就是問題的本身"

那麼國家資本主義到底會帶來甚麼樣糟糕的結果?


1.) 資源的誤置:
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資源的錯置。換句話說, 某些產業的繁榮與否,並非是根據他未來的獲利狀況或者是產業前景,而是決定在國家是否要扶植這樣的產業。國家主導的結果,使得過多的資本或者是勞力,集中到這個產業之內。這會讓經濟體本身變得相當脆弱,在加上這些產業不仰賴政府輔導,很容易因為外在的經濟衝擊或競爭而崩潰,造成資源的浪費。


2.) 經濟與政治上的裙帶主義: 既然國家對於經濟資源有這麼大支配的權力,那麼商業人士的成功不必然因為他們經營事業的獨到能力,而是他們跟政府關係良好,得到政府源源不絕的資源(不管是資本或者是勞力)。這些商業經營人士獲取經濟資源後,回過頭來反饋於政治環境的影響。他們希望支持會持續給予扶助政策的政黨,反對那些對他們有傷害的政黨。在政治經濟上的裙帶主義,進一步削弱個體的自由。並且也加深國家政治權力集中。


3.) 整體國民的損失: 如果政策成功,該產業會走向富足的狀況而富有競爭力,好處擴散到到投身於這些產業的群眾身上。這樣的受益者會產生部分的外溢效果,使得整體國家富足。然而,更有可能出現的狀況是,因為生產要素被控制或者是被便宜取得,最大部分的利益將會是這些在特定產業公司的最大股東/所有人,而非與大部分的國民分享。


如果政策失敗,那麼問題就會由所有國民承擔。這些國家讓與產業的資源通常會造成財政上的額外負擔(例:過度的舉債,承諾經濟計劃成功後,可以支付這些債務),或者是人力資源大規模大幅度的錯置。因此,在這些產業失敗之後,通常會伴隨財政危機,以及人力資源大規模的失業。對經營者來說,只要他們還保有資本(通常也會,因為他們可以將債務丟向銀行),他們可以換到其他國家再次經營,並不見得會是最直接遭受損害的人。對於不見得具有能力遷移的本國國民,將會留下來受到最大的傷害。

基於上述三點理由,身為一般平民, 都不應該支持政府透過國家計劃來進行產業推動。


產業政策真的需要國家來主導?如果該產業被有能力的技術官僚選擇適合在本國投資發展,那麼理論上該產業應該也具有吸引本國或國外具有資本的組織(創投組織或者是銀行)進入投資能力,


換句話說,政府的主導與產業的發展沒有必然關係。產業本身是否有好的前景與報酬才是吸引的主要因素。在資本投入上,評估這項工作有專業的創業投資人,在勞動市場上,我們會想要找尋好的經理人來投入,這些是產業發展的關鍵,都不必然有政府來承擔。


那麼政府應該要做甚麼? 就像我提到的兩項資本主義相當重要的精神: 保障私有財產創造公平競爭環境。 這兩者,都要透過一個公平可預期的法體制來運作,以及完善的監理機制。我們已經從美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可以看到,仰賴產業自身的自我節約機制並不可行,政府在經濟體中還是得扮演一定的角色。但這角色絕對不是產業政策。


國家資本主義的失敗案例:賽普勒斯、冰島跟許多天然資源富足的國家
大家會看到中國、俄國、巴西似乎從國家資本主義中獲利,但是大家通常都忽略了失敗的案例。

賽普勒斯,從表象來看貌似是因為銀行自由化所造成的傷害,實質上,卻是國家資本主義造成的結果。


從歷史面向看賽普勒斯金融問題(英)

如果這篇文章所陳述的內容屬實,賽普勒斯的銀行業並不是因為他本身適合發展銀行業而發展出來的,而是因為國家想要把自己發展成像加勒比海一樣的境外金融天堂。大幅降低公司稅率,給予銀行優惠的投資誘因,以及寬鬆(換句話說: 根本沒在管)的監理環境。這些條件促成了賽普勒斯銀行業短暫的繁榮景象。

然而,就像我說的:這樣的繁榮景象最終會回歸基本條件:賽普勒斯的銀行業到底有沒有競爭力?放款過度寬鬆的狀況下也會讓資本流向其他亦不具競爭力的產業去。結果? 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狀況:銀行的貸款收不回來,國家必須要仰賴紓困才能夠讓一般國民所需要的生活繼續運行。


同樣的問題也是在冰島出現:2011年Amercian Economic Association在Denvor的conference有一篇對於冰島問題的文章 : From Boom to Bust: The Iceland Story  (連結會直接連到PDF) 點出相同的問題。冰島也想推行銀行產業,政府完全不介入監理,大肆鼓勵金融放款,最後促成了金融風暴。(有意思的是,很多描述冰島政治的部分其實跟台灣也有相當相似之處)


相似的問題也產生在許多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非民主的獨裁者想要透過開採天然資源來富足自身國家 (顯然比較多富足自身而非富足國家),引入特定公司開發,自己坐享利益。但是對於監理問題跟市場競爭環境無動於衷,最後造成國家的問題而不能收拾。

經濟問題的解決方式並非一路向左,一再強調國家介入商業經營與國有化。而是透過法治的改變,保障國家內部的競爭環境公平。競爭環境公平得是在每個"市場"中:資本市場、勞動市場、財貨市場等等。一路向左的國有化市場資源並不會讓問題得到解決,而只會讓許多事物的價格得到扭曲,最終受害的:是全體國民。甚至受害最深的,是左派思想家最一開始想要照顧的經濟弱勢階級。

文末,我想引述西方媒體國家資本主義現象一系列的報導,給願意深入了的朋友們做為參考:

State Capitalism v. Liberal Capitalism 
經濟學人的專題:國家資本主義與自由資本主義
State Capitalism comes of age:the end of the free market
外交政策(Foreign Affairs):Ian Bremmer的文章

The One Capitalism dare not speak its name彭博社(Bloomberg),Pankaj Mishra的專題(July 23, 201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假想情境:Omicron已在歐洲 (?)

  這是荷蘭疫情開始後,病房住院狀態:從這樣的變化,有沒有新型變體已經在歐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