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Wednesday, November 23, 2011

兩黨無法坐下來談? 從經濟因素談政治兩極化(2011/2013/2015)

圖片來源:NY Times Op-ED, 原文網址:一位僕人領導者,是美國人應得的。
2015年的今天,美國開始進行對於明年總統的候選人初選。政治議題又開始挑動輿論圈。美國的政治選擇仍然兩極嗎?或是在"共同關心"的議題上,能如紐約時報上,Starbucks CEO Howard Schultz在社論投書中提出的字詞,"United"?

"兩黨僵持",對於台灣民眾來說應該不陌生;但是,僵持的真正原因是甚麼?或者是說,到底是經濟政策上的兩極?還是社會議題上價值的兩極?

在媒體上,所得是很簡單的二分法,將兩黨紛爭視為所得差距所代表的群體論述不同。但詳細來看,問題就沒有這麼單純。


背景提要:

最早這篇文章成文,是在2011年的11月底。

在2011夏天,因為舉債上限無法再被提高,美國差點付不出國債的。在八月二號,透過預算控制法案(Act of Budget Control)的通過,讓美國行政部門just get by....

預算控制法案 有幾項重要的決議

1. 同意增加$400b的舉債上限
2. 舉債上限最高可達$1.2trillion
給行政部門這麼多錢花?當然不是! 這麼多錢是有附加條件的。附加條件就是預算控制委員會將會掌握未來美國預算的編列方式。(委員會成立的源由 詳細的內容在此)。

簡單來說,透過委員會協商,美國政府需要達成10年內削減 $1.2bln的預算赤字的目標。詳細執行有關的法案,得在11月23日生出來,並在12月23日通過。如果沒有?美國的公部門得一視同仁,齊頭式的大規模削減他們的開銷(sequestration)。透過彭博社(Nov. 22, 2011)當時的報導,影響層面有這麼大。 

到了11月,這個委員會對於如何削減赤字,無法達成共識。這樣的結果,大家都不感到意外。在這個節骨眼上,民主黨跟共和黨仍各有各的堅持,都不想要退讓。最後,這個委員會並沒有解決問題。到了2013年,美國再次面對舉債上限是否需要提高的政治角力。這次,美國聯邦政府關門,聯邦員工放無薪假,衝擊層面更大。在總體經濟環境上已經大有改善,但兩黨政治因素仍舊無解。

民主黨相信透過增稅,加上政府的開支計畫來刺激經濟,並且不願意在社會福利支出上作出讓步;共和黨卻希望透過減稅以刺激經濟發展,並且削減福利政策來達成平衡預算。

彭博社專欄作家Peter Orszag,以"超級委員會無法達成共識?怪收入差距"為題(原始發表於Bloomberg,此連結為Brown University的PDF檔案),討論兩黨陷入僵局的幾個觀點。在文章中,作者點出一些相關的研究。

從Paul Krugman的概念開始,到近年來Andrew Gelman的作品進一步討論所得對於政黨選擇的差異。並且在最後介紹Bill Bishop 和Robert Cushing的作品, "The Big Sort",認為民眾的兩極化另有原因。


Paul Krugman:所得差異,政黨兩極?
Paul Krugman在The Conscience of a Liberal (一位自由主義者的良心)一書中 ,從美國歷史的角度出發。他找出歷史上出現政黨兩極化(political polarization)的時刻,並試圖討論這些政黨兩極化的原因。論點在:所得分配, 稅率, 與政府取向。

稅率決定政府是否要往大政府(增稅、擴大支出,保障社福),或者是小政府(減稅、減少開支,削減社福預算)的方向前進。

Krugman認為,近年來美國的所得不平均狀況,是1980年代後雷根政府,共和黨政府一貫的主張所造成的。 大規模的減稅,及小政府不干預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和退休金制度,造成社會的財富分配不均狀況一再的惡化。自然而然的,造成不同所得的人支持的政黨不同,進一步造成兩邊的國會議員在國會殿堂中兩極化的搏鬥。

這段論述跳得有點快,所得分配不均到國會殿堂裡面的議員立場兩極化,還有一段很長的推論要走。至少,以下這句話必須要成立。

高所得的人比較容易投給共和黨,推行減富人稅的主張,低所得的人比較容易投給民主黨,支持他們社會福利照顧的主張。
所得、所得分配及政黨選擇:
哥倫比亞大學統計與政治學的教授Andrew Gelman,以實證數據來回應,詳細的內容收錄在他的書中:"Red State, Blue State, Rich State, Poor State: Why Amerians Vote the Way They Do"。

我們可以透過這則簡報(PDF),了解他的概念。

A. 所得的差異真的影響到選民的政治決定嗎?
所得差異的狀況,我們可以用不同層級的資料點,並且在層級間相互切換:"州層級","郡層級"跟"個人層級"。這三個層級,我們會有不同的結果。

個人層級來看,高所得者傾向投給共和黨的狀況是正確的結論,以州層級來講,2004年的投票,有錢的各州反而多支持民主黨。這也是文中作者說的:Red-Blue Paradox。

那麼,所得差距惡化的狀況,會影響到政治選擇嗎?他與其他兩位作者在2010年的研究中進一步指出,所得的差異的變化,並沒有改變太多投票的狀況。不管是在較為所得平等的,差異緩步擴大的,以及差異急遽擴大的各州,投票給兩黨的狀況並沒有顯著的改變。

"郡層級"是個很有趣的資料點:我們可以找到更多不符合Krugman描述的例子,進而猜想社會價值,相較於所得,影響選民的更加強烈的假說。以馬里蘭州來說,(陳偉殷的球隊巴爾的摩所處的州),所得跟投給哪個政黨的關係很薄弱。以德州來說,超過一定所得以上後,大概都傾向投給共和黨。
B. 所得的差異,影響到了甚麼?
來源:Andrew Gelman簡報
上述郡層級的資料,讓我們可以衍伸出新的想法。將討論從較為簡化的雙極:"所得高低"討論,拓展成如同左圖的四個象限:"所得高低" +"價值選擇"。換句話說:人在投票時,並不單只是用經濟政策的狀況來決定的。這讓政治兩極與經濟政策兩極的連結,有機會脫鉤。

因此,討論的狀況變成:所得的狀況,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社會價值的形塑(如:Gods, Guns and Gays)。同時也會讓個人調整社會價值經濟政策兩者之間,對於他們投票選擇的比重。在這裡,有兩種不同的理論。



群眾的鴉片(Opiate of the Masses)理論:有錢人只在乎錢,所以會投票給對他們經濟上有利的事。如Krugman觀念的延伸:有錢人投票給共和黨支持他們減稅的政策,讓他們在經濟上面得利。相形之下,窮人會因為"價值"被政治人物煽動,用意識形態(Gods, Guns and Gays)來投票。如同馬克斯說的:宗教是人民的鴉片。
後物質主義(Post-materialism)理論:當人物質生活安全感滿足後(較為富裕),那麼社會議題影響到政治選擇的狀況應該會更加強烈。換句話說,政黨說服這群選民的主因,是社會價值因素,而並不是經濟因素。換句話說,選舉的結果兩極,並非是貧富狀況的差異在美國社會中越來越兩極,而是價值觀的差異。


上面是單純的理論,套用到實際選舉中,看起來會是如何呢?

作者先以"上教堂的頻率(宗教價值的指標之一)",評估選民在2004年的總統大選中,投票給布希的機率。結果顯示如右圖。我們可以看到發現:價值觀對於政黨選擇的影響,會隨著所得的增加而擴大。這樣的資料,傾向支持了後物質主義的理論。
如果我們用包含更多問題所組成的分數,來看共和黨州()民主黨州()內的選民,並且將"經濟議題"跟"社會議題"成為圖片呈現的兩個面向。我們會看出更有趣的結果。

橫軸的經濟指標:窮人跟富人們在經濟議題上顯然是不會相同。較窮的選民不管身處何州,對於經濟議題的看法相近;較富有的選民隨著在不同的州,開始有不同的差別。這讓財富對於經濟議題看法的歧異,隨著身處民主黨州,較為縮小。

在縱軸的社會議題上:窮人與富人的差別,就得看身處何州來決定。在共和黨州中,窮人與富人在社會價值的概念較為一致,而北方各州較為分歧些。而民主黨的各州,財富狀況會拉開社會議題的差距。

這張圖說明了甚麼?

我們可以看到,窮人在經濟議題上的的態度接近,在社會議題上雖有差距,但跟別的所得群組相比,沒有很大的不同。然而,隨著所得增加,不管是經濟議題或者是社會議題,價值差異就會越來越大。

下述的狀況,與現實就比較貼近:在民主黨州中的富人,並不會因為經濟因素(減稅)而支持共和黨。對他們來說,價值的影響的權重較大。在共和黨州中的窮人,雖很清楚知道他們跟富人間的經濟議題不同,在訴諸傳統價值的選戰策略下,催票效果可能不比對富人有效,但仍有提高得票的效果。

換句話說:問題不是富 v.s. 窮,而是背後的價值觀。研究結論甚至更強烈些:州差異是富人差異,而富人的文化價值戰爭確實存在。我們可以設想:在經濟政策對於一般民眾好壞差異,需要時間來證明的狀況下,政策的論述不論好壞都能夠抓到或失去一些支持者。在這樣的狀況下,社會價值差異就會非常明顯。
C. 難道我們只能選出極端的國會議員嗎?
在選區中,如果不同想法的人交錯居住,極端的訴求不一定可以讓議員當選,進讓他們到國會殿堂中伸張表達特定利益團體的主張,造成兩極的政治狀況就應該不容易出現。不過,目前看來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難道說,選民被刻意集中在特定選區,造成優勢?進一步讓這樣的優勢,形塑更極端的國會?

這樣的討論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因為人為的選區劃分造成的結果,另一種是人民的自由選擇搬遷到符合自己政治選擇的區域。前者稱為傑利蠑螈(Gerrymandering,選區刻意劃分,此一詞由1812年麻州州長Elbridge Gerry對於選區劃分的處理而來),後者就是政治經濟學上有名的"用腳投票/自我篩選"

傑利蠑螈: 在這篇經濟學人的文章中探討了為何2013年的共和黨相較於之前更不容易讓步,且在國會中領導了更強勢的意見。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美國現階段的選區劃分,就算在普選上民主黨贏得了更多的票數,但這些票數並無法顯示在國會的席次上。因此,就算最新的Gallup民調上共和黨目前的做法並不被美國人民所接受,他們卻依然有恃無恐。
自我篩選:這是Bill Bishop 和 Robert Cushing 在他們的書中"The Big Sorts"提出的概念。選區重劃不見得每次都有效果,再加上選區重劃也需要經過一定的政治過程,所以並不保證馬上在下次選舉就管用。但自我篩選這個論點就來的很強烈了:人們選擇居住地區的時候,會看看旁邊的教堂,或是那邊社區表現出的意識形態。這樣很強烈地將選票集中了!在Economist的文章裡面提到,德州人甚至想要創造出Paulville (Ron Paul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之一)
不論是傑利蠑螈或是自我篩選,都在"人有特定群聚效應,而這樣的群聚效應會反映到投票"這樣的前提成立下,才會有效。所得跟意識形態,何者是群聚的主因?Bishop跟Cushing認為,社群代表的文化恐怕比所得更有代表性。加強了社會價值造成兩黨兩極化的論述。

結語:是所得?是價值觀?還是恰巧同步?
看完上面的研究,回到最早的問題。所得,難道只是唯一的問題?為什麼我們容易在大眾媒體上只看到所得這件事?

對於媒體來說,所得是最簡單的劃分。面向單一,標準單純。其他社會價值的談論,問題就複雜的許多。每個人心中的權重都不太相同。
單一問題(比如:上教堂與否)可能相對明確,但研究上所採用的綜合議題設計評分表,並不見得每個人都相當清楚自己的立場。在報導上,如果特定媒體想要引領社會議題上,比較難下手。

我們看看台灣呢?所得,真的是政治選擇的依據?而我們面臨政治選擇的問題,如同媒體所寫的,是世代之爭,階級之爭?恐怕也沒有這麼單純。

從我自己對於台灣歷史的理解跟長輩的描述下,我出身的聚落在乎的經常不是財富,而是一系列的傳統價值。早期的台灣社會,移入人口在乎的是宗族,虔敬神祇的差異可以是個例子。隨著歷史演進,社會經濟的變化,這問題就變得比較複雜些。


在上述研究中,台灣也出現在在簡報中。在第41頁的討論裏,作者以"高所得的人投票給較保守的政黨,減去低所得的人投給較保守政黨"的數值,作為保守+所得的一項評估指標。如果得到的數值接近0,代表所得對於價值保守與否,沒有影響。

台灣得到的數字是正值,顯示出所得高的人傾向價值較為保守的政黨。這樣的傾向似乎加強了財富對立的論述。不過,對比發展模式相近的韓國,我們這項數值低得許多。近年來如果有人觀察韓國政治,可以看到韓國貧富差距以及選舉的極化,是比我們強烈上許多的。韓國會出現這樣狀況,與發展過程中的財閥經濟,與"保守派"相連會帶來財富,這樣的社會觀念不斷的加強,恐怕有關。


然而,這份調查結果是否在經歷了不少社會運動的台灣仍然管用?台灣群眾是否在這樣的過程中找尋出"United"的價值?我相信從事選舉研究的人們會有更明確的看法。


至於台灣是否有傑利蠑螈或是自我移動的問題,在地圖會說話中的政治地理篇,有許多有趣的討論文章。從最藍跟最綠都在左營區 一文中,我們可以看到,鄰近區域的對比,在台灣可以是人造的。今日的台灣可能無法造鎮出一個 "Paulsville",但過去的台灣可是曾經造了不少"KM Town" (:P)。

今日台灣有搬遷的自由,不少人因為工作,戶籍地與長住地不一定相同。以2010年的人口與住宅普查結果來說 :常住人口中有設戶籍於常住地者占79%。我們是否會因為政治選擇而遷徙?或者會為了工作而移動?一般人主要的選擇,應該還是以工作為主。因為政治原因的"用腳投票",在投票日的大規模遷徙出現。

文章最後,我整理並附上所有在這篇文章中引用的新聞資料來源,提供給讀者閱讀。

Reference:
Blame Supercommittee's Failure on the Income Gap, by Peter Orszag: Bloomberg(Nov. 23, 2011)
How can Republicans be both Safer and more numberous? The Economist:The Economist(Oct 3, 2013)
Red State, Blue State, Rich State, Poor State: Why Amerians Vote the Way They Do: Andrew Gelman
The Conscience of a Liberal: Paul Krugman
The Big Sort:The Economist(Jun 19, 2008) ;
The Big Sort(Book Website)


附註: 美國所得稅的級距以及所得稅率變化
回到最早提到的所得與稅收的問題,補充一項從wiki就找到的的資料。在美國,曾經有過累進稅率最高所得級距相當高的時期。

Partial History of Marginal Income Tax Rates Adjusted for Inflation (Source: Wikipedia); Original Document Source: IR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假想情境:Omicron已在歐洲 (?)

  這是荷蘭疫情開始後,病房住院狀態:從這樣的變化,有沒有新型變體已經在歐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