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天,市場波動率,在希臘政府談到要用一次性支付(Bundled Payment)來償付IMF欠款時,VSTOXX再次回到五月初的樣態。這樣的圖片,可以給我們甚麼故事?
從VSTOXX指數談起
五月初的時候大家的確是想著協議有可能有進展的。五月初希臘透過特別提款權還了一筆IMF的債務,同時跟歐盟的談判持續進行,直到進入六月,事情改觀。
Bloomberg在周一(June 1st):以別被歐股大漲騙了為題,談到了市場的反應。當時談判已經拖了一段時間,而德國總理,法國總統,ECB總裁,IMF總裁與歐盟執委會主席五個人,令人意外的齊聚一堂進行了一項會談。沒有人確定確切談了甚麼,但會後聲明指出會加深努力,並對希臘有更一致性的態度。
而從VSTOXX指數來看:談判沒有進展,從五月中以來市場交易資訊就反映出來。5月19號起,VSTOXX一路不斷地攀升;我個正注意的一些歐洲金融/銀行類股盤中交易的波動不小。看起來,就像要出事的樣子。
希臘談判的籌碼:我一點也不怕Grexit
為什麼與希臘談判會如此困難?他們有個很好的Plan B。
慕尼黑大學的Hans-Werner Sinn教授,以Varoufakis的大賽局 為題,在Project Syndicate(May 29, 2015)上發表了這樣的觀點:從談判角度切入,分析目前希臘政府的作法。
以談判角度出發:達到首要目標(Plan A)的手段,必須透過傳達出一個"極可能發生"Plan B的訊息:Plan B會給予對方的重大損失,而且發生的可能性己方有相當掌握。(不全然控制發生與否,而是有資訊可以判斷對發生的機率)。
那目前希臘政府手邊的選擇是甚麼呢?
Plan A:談判出更有利於希臘的再融資與改革方案
Plan B:Grexit!! 退出歐元到這邊大家會納悶:Grexit不是對希臘傷害也很大嗎?怎麼會是個逼迫EU/ECB接受Plan A的方案呢?他的解釋,以希臘銀行業的狀況與資本流動資料,做出假設性猜想。
1. 希臘的銀行目前得完全靠希臘央行支持流動性:他們沒有足夠的資本來應付民眾的提款需求。
2. 希臘央行也沒有這麼多的發款能力:他們得由歐洲央行的緊急流通協助(ELA)窗口,請歐洲央行撥款(印鈔)支應。規模?從ECB的資料來看,截至四月底,這樣的債務高達€99 billion。
那麼大家會問:這些錢到了哪兒去?由希臘民眾提款的資料對比,有€44 billion被希臘民眾提出。如果這些錢被轉存到其他歐洲國家的銀行帳戶,根本無從追查起。
如果Plan B發生會變成甚麼事情?希臘退出歐元,ECB債權存在,債務人為希臘央行與銀行。希臘央行/希臘銀行根本沒有資源償還這些債務。而希臘人民手上還是有一些歐元可以讓他們再撐一陣子,歐洲央行甚麼都收不回來,被迫吞下壞帳。
換句話說:ECB比希臘更怕Grexit!
假設性猜想是否成真?希臘人民錢挪不走
Prof. Sinn這篇描述是"假設性"猜想。在現實面呢?
在Prof. John Cochrane的網誌上相關的一篇文章,留言中在地希臘民眾觀點,認為Prof. Sinn的說法與現況不符。
如果那€44 billion(或更多)的希臘民眾提款,包含了新增借款(債務),那麼Prof. Sinn的看法就會被增強。然而,這樣的狀況並不成真。從2010年開始,希臘人民就很難向銀行取得貸款,因此這些錢轉化成希臘的"債務"留給ECB的機會並不高。希臘人民目前能做的事情,恐怕只是提出過去的積蓄。
錢能否轉出國外呢?要把錢轉出國外,到其他歐盟區的國家開戶或投資並沒有這麼容易。希臘央行跟稅務機關也盡了不少努力把錢留在希臘,大筆資金流動受到管控。因此這位讀者認為Prof. Sinn的看法不見得成真。
希臘今天告訴我們Plan B無敵?
不管希臘人民否有把錢挪走,希臘政府今天(Jun. 5)的作法,算是對於Prof. Sinn的一種驗證:我有Plan B,而且我也敢做出來,你們(IMF/ECB/EU)還不退讓?
Plan A的內容是雙方談判的焦點:勞動市場與退休金改革。退休金改革的重點在於退休金支付縮減的規模,而勞動市場的改革在於集體協商契約等。從一些媒體揭露來看,IMF對於這些改革的堅持是最強的。
但Plan B會不會弄巧成拙成真?也不是沒有可能。
ECB監事會成員,也是德國央行理事會成員的Andreas Dombret在稍早前接受Bloomberg的訪問時表示:
"The situation, should it come to Grexit (.........), would be manageable."在這則訪談同時提到,德國銀行對希臘還有€2.4billion曝險,而他自己本身認為這樣的曝險可以控制,不會出現太強烈的風險擴散效果。
這樣的態度恰巧就是美國財政部長Jack Lew所擔心的,他在這個月稍早提醒:歐洲央行再拖,再不積極談出條件,那麼最有可能是拉著全歐盟當希臘的冤大頭。我們做個大膽的估計:如果集中到歐洲央行,這一部分的錢全部write-off,造成歐元下跌,或者特定國家債券價格爆跌,或者是兩者都出現。那會造成甚麼事?沒有人知道。
從這個角度來看,Plan B真的還挺狠的。
結語:走不出來的希臘困境
先不論最後的結果是Plan A or Plan B,希臘得面對的是公眾信心及長期投資的問題。從一月Syriza當選後大家的提款狀況來看,希臘公眾信心之脆弱已經得到證實,而如果這一把賭輸了,那麼長期投資的前景又更加低迷。
沒有民眾長期對於經濟遠景的信心,不管挹注多少的流動性,不會轉化成有效率的投資。有效率的投資,才是讓希臘增加生產力,提高還款能力的重點。類似的情況在西班牙已經見識過了。(參見:Pau Gasol來了,Guardiola來了,企業主還是不買單? ) 西班牙逐漸步出危機,一來靠著他們整體為歐盟區第五大經濟體,內需較為雄厚。此外,他們在衰退前的產業深度,也遠優於希臘。
五月在Facebook的短文,根據一篇專訪留下來的紀錄。 當時,市場狀況跟現在很像:大家不太確定希臘IMF那筆錢是否付得出來,而是否能夠與歐盟達成協議。當時VSTOXX指數來看,也恰巧是恐慌的頂點。
文中受訪者Jonathan Bell提到,如果談判一直陷入僵局,逼迫希臘民眾公投,或許最後問題的解藥。他認為希臘民眾最終會意識到,撤出歐元區的殺傷力不是他們所願樂見的。此外,公投方案可以讓民眾不分黨派,對問題解決的大方向取得最終結果的社會共識。這樣的基礎,是重建希臘社會信心的第一步。
我們要記得,Syriza僅僅代表希臘約20%的民眾而已。
附註:匈牙利的福林的故事
這篇文章描述的情況,跟匈牙利的例子(詳細內容可參考本文)很類似。
當初在福林價格劇烈波動時,匈牙利銀行偏好放款歐元/瑞郎這些"硬貨幣",確保自己的債權(資產)價格不會劇烈波動。這樣的做法,匈牙利民眾也買單,一時間在匈牙利很流行:然而,借款人心中想的,是另外一筆帳。
民眾喜歡這樣的產品:除了可能獲得較佳利率之外,他們手上立即持有的,是波動較低的硬通貨。在國家經濟前景不穩定的狀況下,用手邊(以福林計價)的資產,跟銀行用借款,取得歐元/瑞士法郎,不管是轉投資到歐元/瑞郎區,或是在未來福林價格巨幅下跌時,手邊的硬通貨可以支持生活一段時間。而如果情況更加惡化,還能將這項資產直接拋回給銀行。
換句話說:逼迫銀行當冤大頭。這樣的事情沒有發生,是因為匈牙利總理當初"限制"銀行不能再操作外幣放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