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時間早上四點,有61,488人與你同在
經濟學人眼中的行為:
既然我要把經濟學這三個字掛上來了,那麼就容我就繼續使用這些準則,帶大家走一趟PTT。我們先來複習一下這幾個原理
1. 人如何做出決定?
a. 人面臨取捨(Trade-off)
b. 某件事的成本?你願意犧牲多少去得到它c. 理性的人用邊際效果在考慮執行
2. 人如何與其他人互動
a. 人對誘因有所回應PTT與選擇:
PTT的歷史,比我們現在常用的一些網路社群平台還要悠久,在1995年就已經設立。他們也不是台灣的第一個大學BBS站台。第一名是中山大學1992年創立的美麗之島BBS站。而那些年,還有不少高中也同樣有BBS站台。
BBS成立的背景與特色,在於網路剛開始的時代,頻寬並不大,載入圖像會花不少時間。純文字的系統並不會占用太多資源,而且架設管理方便,一時之間成為很多學校的最愛。然而最後,再人群流失跟整合的狀況下,PTT成為現在留下最大的平台。
那麼,誰參與PTT?
從上方的分類看板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11項大分類下,有四項是與校園/社團/系所有關的分類。多數人PTT的登入點與大學生活開始同步,做為大學生活的聯繫,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當然,如果只是校務或系所版面,一個以社群成員互動的平台就算吸引到了參與者,但沒有多樣的內容是無法讓參與者黏著的。除了開出與學校生活貼近的系板跟校板以外,PTT是個提供多元選擇的地方。另外7項分類,包含了各種不同的面向。不管是業餘娛樂也好,或者是對於特定的議題探討,都能夠找得到相應的群組。
使用PTT,使用到甚麼程度? 自我的選擇
PTT的功能,給予使用者自我選擇的空間:你可以找尋自己喜歡的項目,編入自己的分類,然後就只要看這些項目的內容就好了。右圖簡單陳列了筆者自己的分類。
以我自己的使用經驗來說,PTT是個學習自主性很好的地方。如果你覺得某些討論區非常的混亂,你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其他的群體。而在摸索的過程中,你也會慢慢知道自己喜歡哪些群體而加入。每個版面事實上都在型塑一個小文化,大家會自由的找到自己的認同。
PTT同時也隨著時代成長。一些不懂這個社群的人提到,這是個"過時陳舊"的討論區?非也非也。
BBS保留了擴充版面的功能。原始的設計,以及系統的方便性,使得擴充版面並不困難。只要有一定的人要求,就能夠開啟新的討論版面。這樣的設定保存了與時俱進的潛在成長空間。比如近幾年大紅的殭屍系影集"陰屍路"(The Walking Dead),就因為一群熱愛這種主題系列影集的人,從"歐美影集板",獨立出這系列的討論。
既然我已經說出它是一個訓練選擇的好地方,我也開宗明義說了要從選擇得基本面走過,那麼我們來看看這樣的狀態。
a. 人面臨取捨(Trade-off) ;成本如何考量?
要不要使用PTT?當下就是:人面臨取捨(Trade-off)。 取捨的意思就是兩者之間好壞的衡量。在這裡的兩者,就是參與和不參與PTT的差距。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固定的。假設每天有那麼一段時間,是拿來用在社群網路上。那麼你要用在哪個社群網站,就是個人的偏好問題了。
除了個人的偏好問題外,使用PTT也可以成為一個經濟問題。目前很多電信商的網路通訊是以資料流量計費,PTT與其他提供豐富多媒體(圖片,影音)的網路平台相比,佔用流量小,而且並沒有因為流量小而喪失了他的提供的好處。沒有豐富的圖文,反而成為它的優勢。
b. 理性的人用邊際效果在考慮執行寫到這裡我剛好想到去年三月我的一篇文章"簡約,也可以是一種創新" (Mar. 13, 2014) 當初臉書創辦人Mark Zuckerberg在巴薩隆納的MWC上提出為什麼他要收購Whatsapp,而非其他圖文功能更強,或者是更多樣的通訊網路。他提出的就是因為:簡單!
甚麼是"邊際"的效果?如果你本來沒有使用社群網路的習慣,那麼使用了PTT就是讓參與數從0變到1;如果你有使用其他社群網路的習慣,那麼使用PTT就是社群網路使用數變成N+1。要不要多用這一個?變成理性人考量的重點。
我認為PTT有兩個特色,讓他在"邊際"上很有吸引力。
第一就是以個人興趣做為集結的主因。這樣的特色,有兩個最大的好處:它的資訊不這麼紊亂,再來,人的互動變得比較緊密。在主題並不是太過龐雜的狀況下(我心中沒有一個臨界值),這種狀態有助於一些活動的推展:比如說棒球類看板,經常不同的團隊就會有不同的球迷體驗或者是球場聚會。比如說足球看板,經常在大型比賽會有聚會活動。興趣,是一個讓人很有動力的事。
另一個重要的特色:ID/匿名。不用個人大頭貼,沒有一個"名字",參與者只是字母跟數字的結合。
有首歌是這麼唱的:
"在Real World 我用真名說假的話Another World 我用假名說真的話"
臉書會被老闆同事同學要求加入,好像就有很多負擔。在加上圖像跟分享,多了很多被識別的資訊。但在PTT,因為單純,所以不少人認為是可以寫出一些有趣的玩意兒。比如上圖這"魚不便宜"的八卦一文。生活中誰會去跟魚販聊說魚的價格問題呢?不會。你也不會走到廚房後台去問問看老闆漁市怎麼回事?
匿名了,多一點安全感;作夢了,夢話反而變真實。
參與與誘因:推噓文機制
寫完了簡單的選擇分析,要不要使用PTT成為大家自己的偏好跟選擇。這留給讀者自己去思量。如果要把PTT扯到霸凌,或者是說推噓文機制的好壞,故事就還不能停下去。
在BBS上,當一篇文章品質的好壞,經常可以從推噓文中看出。多數人參與看板不是來惹人厭的,推文與噓文,是種給原文創作者最快的鼓勵。此外,相較於Youtube,BBS因為設計的單純,推噓文機制成為一個篩選的標準,經常幫助大家找尋夠品質的文章。
我們用下圖來做個例子。在每篇文章前方的數字,就是得到的"淨推文數",而如果得到了X,就是噓文高過一定的數量。
在左圖這個例子中,難道板友們"霸凌"了DjokoCat這位參與者嗎?這是一個足球版面的看板,他的文章內容是提到網球選手,跟這看板的主題就相違了。再者,他文章的內容跟這個足球隊的關係相當的薄弱。最後,他在各個版面的風格大概都相似。大家不喜歡這樣的風格,就給予了負面的評價。
推噓文機制當然不夠完美。考量到"霸凌"的狀態,就會有人在推噓文中惡意的攻訐其他看板參與者。這個時候,難道就沒王法了嗎?非也非也。同樣的,我們截圖做個例子。
寫完了簡單的選擇分析,要不要使用PTT成為大家自己的偏好跟選擇。這留給讀者自己去思量。如果要把PTT扯到霸凌,或者是說推噓文機制的好壞,故事就還不能停下去。
推噓文機制的存在,是經濟學基本概念的最後一點:
"人對誘因有所回應"推噓文機制就是給予誘因最好的例子,這在許多不同的社群平台也有存在。現在最明顯使用的,就是在Youtube上,對於每則影片,每個回應,都還保留這樣的特色。
在BBS上,當一篇文章品質的好壞,經常可以從推噓文中看出。多數人參與看板不是來惹人厭的,推文與噓文,是種給原文創作者最快的鼓勵。此外,相較於Youtube,BBS因為設計的單純,推噓文機制成為一個篩選的標準,經常幫助大家找尋夠品質的文章。
我們用下圖來做個例子。在每篇文章前方的數字,就是得到的"淨推文數",而如果得到了X,就是噓文高過一定的數量。
在左圖這個例子中,難道板友們"霸凌"了DjokoCat這位參與者嗎?這是一個足球版面的看板,他的文章內容是提到網球選手,跟這看板的主題就相違了。再者,他文章的內容跟這個足球隊的關係相當的薄弱。最後,他在各個版面的風格大概都相似。大家不喜歡這樣的風格,就給予了負面的評價。
推噓文機制當然不夠完美。考量到"霸凌"的狀態,就會有人在推噓文中惡意的攻訐其他看板參與者。這個時候,難道就沒王法了嗎?非也非也。同樣的,我們截圖做個例子。
每個看板都是有人管的。每個版都有不一樣的規定。但"人身攻擊"條款在每個版面幾乎都存在。只要侵犯到這樣的條款,版面管理者就會"禁止"參與者在一定時間內不能再參與看板的任何活動。
仔細看看左方引述的看板規範,其實很多"善良風俗"條款都出現了:不能刻意挑起爭議,不能人身攻擊,不能拿災難/死者開玩笑,不能提供情色連結。
嗯,這可不是沒王法的地方。
實名制,匿名制與民主:
有人認為,PTT是霸凌的來源,甚至認為該立法,實名制管理PTT。實名制會比較好嗎?
在Curt Schilling網路戰爭的背後,恰恰有一篇專門研究網路霸凌的學者Sameer Hinduja博士的論文,他提到,最讓網路參與者受害的,是
"從認識的人那兒收到一封令人感到沮喪的郵件"換句話說,透過研究,從不認識的人那邊要受到傷害的比率是比較低的。
那麼你或許會問,Curt Schilling的女兒不就在網路上被匿名者攻擊,而且受到傷害,讓Curt Schilling要把這些人揪出現實世界來嗎?不少對於網路陌生的人來說, 會直接認為匿名就會出現講話不用負責的狀態,也促成了霸凌的環境。
但Twitter平台是沒有moderator的。換句話說,任何短訊息是沒有特別人去管理的。這跟PTT有很大的不同。PTT已經自主管理很久了,版主透過參與版友選舉產生,管理的過程有疑義有申訴機制,版規基本上是歷任版主,版友們互動發現問題累積下來的成果。這些機制也曾經出現過一些問題,大家在過程中進行反覆的練習,進化。這些過程,是民主教育最好的體驗。
有moderator就不會出問題嗎?相較於實名制的臉書,有些moderator為了維繫自己經營的網路形象,甚至在參與者沒有違反任何規定下,可以刻意刪除參與者的留言。PTT雖然匿名制,要出現這樣的問題,反而比臉書更加困難。版主們要濫權刪留言?因為版主是大家選的,反而不容易,惡搞,就會moderator就會被換掉。
此外,在民主自由體系中,國家力量"立法"強制應該要被視為最終使用選擇:國家機器另立新法,以法條確認罰則,落實執行得有公務人員,警務人員,司法機制來進行。想想,如果這些得花多少錢?目前的司法機制,已經足夠處理網路上的爭議問題。損害名譽,公然誹謗不是擺在那裡寫假的。
如果真的要上法院,到底會出現多少成本呢?最近剛好有個例子:12名鄉民挨告,出庭竟有六律師一法官。 這個例子還只是應用現有的法律,就可以出現這麼壯觀的畫面。一個案件成立,造成司法體系需要成案開庭,消耗公務資源外,而這12名個人因此要撥空出席,造成的生產力消耗,算起來就可觀了。
這就是為什麼一個建立在民主機制上的管理體制,甚至大家型塑的一個良好文化,會相對優良:人民能夠自主管理,對於資訊處理,提供:執行快速,低成本,效果也不差的討論秩序。回到Curt Schilling一文,他並不會訴諸立法,而是希望每個公民對於不合理的事情與言論,都進行直接的反擊。
咦?這跟推噓文機制不是有點像嗎?
最後:進擊的PTT
這則"八卦版改變了我的人生"的故事,是我完成這篇文章的動力。如果一個單純,簡單,低成本,讓人簡單分享交流的平台,因為大家疏於了解,而徹底了改變它存在的環境,這是件很糟糕的事。
每個網路平台都有它的優勢,也有它的特色。PTT越來越火紅:在臉書上常看到被轉錄,記者
"Put your hands up,每個人都有一雙電腦手"虛擬的世界不僅僅是一場秀,卻是越來越接近真實的世界。鄉民(Netizen)世代,不是這麼好呼攏。
最後,要不要離開?記得,這是你的選擇。聽完這首歌,就該關機了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