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貿易赤字因為日圓貶值而擴大 by Bloomberg, Feb 20, 2013
貶值救貿易赤字? 別再相信"拔獅子鬃毛"的傳說了.........
這個系列本來沒有打算要繼續寫, 不過Bloomberg News剛好報導了最新的日本的貿易數據跟日本寬鬆政策在這一個月以來的成果, 所以就寫第二篇與大家分享一下.
回顧上篇, 在文中提到了貶值並不是拯救經濟體的萬靈丹. 這藥有毒, 身體不夠好的人可是不能亂吃的. 日本目前就是這樣的狀況. 不過日本經濟體體質夠硬,而且關鍵是在日圓升值的時候他們做了滿多有價值的併購. 間接會抵消他們
上面引述的文章中有點出兩項重點:
1. 福島核災之後, 日本對於化石燃料的倚賴程度提高.
2. 日本有80%的進口是用外幣計價, 但只有60%的出口是用外幣計價.
在這樣的狀態下, 在日圓貶值過程中, 日本的貿易逆差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會被擴大. 誠如我前文所說的, 日圓貶值從來不是著重在貿易效果, 甚至對於日本這樣的經濟體,在上述的情形下, 貿易效果是會被大打折扣的. (上一篇文章是提到極端希臘的例子)
然而因為進口原物料價格的上升以及進口成本的增加, 間接會推升日本國內的物價. 這就是安倍政府最想要達成的目標: 提高通膨預期, 促進當期的消費.
除了促進內需市場被政策考量之外, 在這則新聞中也點出了, 除了出口導向的公司以外, 還有其他的產業也期待較低的日圓政策可以被繼續維持.
1. 在日圓強勢的同時大舉向外併購的產業: 電通株式會社, 軟體銀行和伊藤忠
Dentsu 去年買下了英國的Aegis, 而這個好處可能會馬上顯現. Dentsu在海外的收益自然是用外幣結帳,而轉換回日圓之後可以讓他們給日本的股東或者是公司高層更好的報酬. 如果當初這個US$5 Billion的deal是借日圓, 換美金,再分期攤還的話. Dentsu在這個deal上可是大賺不少.
同理, 軟銀去年買下Sprint-Nextel的控制權, 伊藤忠買下Dole Food旗下的兩個部門,在未來的幾季可能都會顯示出類似的效果.
2. 觀光業: Disneyland Japan跟其他相關的觀光產業
內需不振? 進口昂貴? 沒關係,請外國人來買單. 因為日本長久累積起來的文化資產讓日本成為亞洲地區滿多人喜歡觀光首選. 因為日圓貶值的關係, 今年在入日觀光人數上已經有顯著的成長. 韓國來的多了35%, 泰國來的多了33%, 還沒提到其他國家進入日本的人數會再持續增加.
不過日圓能夠一直被政府的量化寬鬆政策引導走貶嗎? 倒不至於. 如上所述, 能源價格是這項政策最主要的一個限制. 日本Deputy Economy Minister 西村康稔(Yasutoshi Nishimura)就提到了日圓不能低於110JPY/USD的價位.
量化寬鬆還有一項副作用:日本還沒有發生, 在美國已經顯現了.
美國八大商業銀行Loan-to-deposit ratio降到歷史新低
簡單來講, 就是政府丟了一堆錢給銀行,銀行卻沒有相對的放款(投資)機會. 進一步來說, 上述的各項好處其實都是短期的, 如果在一個經濟體內沒有適切的投資機會, 政府丟再多錢, 印再多鈔票進入到市場裡都不會造成經濟活動實質的提升, 這一切終歸是枉然的.
目前的好處在短期(2-3季)之內應該對日本都仍然是有利的, 而日本經濟體質是否因為這樣增強,還是得看日本的私部門是否有活躍的經濟活動來決定!
Discover the beauty in the world through len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with small touches in Sports.
Search This Blog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假想情境:Omicron已在歐洲 (?)
這是荷蘭疫情開始後,病房住院狀態:從這樣的變化,有沒有新型變體已經在歐陸的可能?
-
穩懋(3105)縮短設備折舊年限 明年EPS少5毛 嚇跑砷化鎵買盤! 鉅亨網 (Dec. 22, 2012) 折舊費用, 有這麼可怕?少五毛,投資人就要大幅度賣出懲罰*?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A) 學會計的好狡猾在操縱盈餘 B) 我們應該來拆解一下看一下現金流量....
-
在台灣的各位,通常會感受到韓國的競爭壓力。主流媒體上雖然經常比較兩個國家,但流於表象。疏忽了韓國在金融危機後,整體的 行政機器 改造。 這篇文章的重點是在於行政機器的改在套用在貿易協定的簽訂以及發展的歷程。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
-
Understanding Asset Prices 今年的瑞典皇家銀行經濟學獎(大家常稱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給了三位在資產定價上有卓越貢獻的經濟學家, Prof. Eugene Fama, Prof. Robert Shiller and Prof. Lars Pet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