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hursday, October 25, 2012

資本主義為你服務(4): 如何了解勞動市場?

這篇文章最早開始於2012年的10月,當時最低薪資在台灣媒體還跟釣魚台議題都很占版面,然而,釣魚台議題討論得沸沸揚揚,最低薪資卻草草的在倉促決定下落幕。這樣討論的熱度跟台灣人斤斤計較, 審慎處理自己荷包的文化下似乎不成比例,而剛好美國最近聯邦最低薪資是否要調高再次成為話題,我也就把這篇文章重新整理一遍。


勞工議題會相當有趣的原因是,每個人都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解釋它,但是卻又說不出個準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我們可以從個人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也可以從整個體制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既然這系列文章是在談"體制",我試圖是從制度面的角度來考量。

勞動市場:供給者與需求者

先從市場經濟說起:講到市場,一般大家都會想到自己是個消費者的角度,在勞動市場上角色恰恰反過來。我們是供給者,而廠商(公司)反而是我們勞動的消費者(支付價格取得對應的服務)。

勞動供給者提供勞務,勞動需求者提供職缺,雙方合意的價格由勞動市場決定。勞動市場的均衡價格代表的是就是薪資。廠商要考量的就是支付這樣的薪資購買的勞動是否與其產出的價值均衡。廠商需要取得勞工生產力相關的"資訊",或者是相類似的證明,來取信自己是否要雇用這樣的員工。這也就是為什麼一般應徵者必須要遞交履歷,通過層層面試來取得工作。


在我早先的文章:資本主義為你服務(2):市場到底是甚麼? 中,我描述了幾個四個市場運作的特質,"私有的權利保障","自主的選擇","透明的資訊","競爭"。延續這樣的概念,試圖運用在勞動市場當中。


1.) 私有權利的保障:

在現代多數有法治保障的國家,已經不是如奴隸時代:勞動者被通通打包,當作貨品拍賣,而勞動的成果完全是雇主所收獲。勞工被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勞工具有的才能可以視為個人所有,勞動的果實透過契約決定,酬勞為個人所能持有,沒有人可以剝奪。
2.) 自主的選擇:
如同上述,我們現在已經不是奴隸/封建時代,並沒有"預先設定"個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如同明朝,農戶、工戶、軍戶是代傳承;或者是像美國黑奴,世代成為主人的農奴。每個人會根據他所受的教育訓練,試圖在社會中找到適合他的職業。
3.) 透明的資訊:
這點在不同的經濟體中做得不同。然而,我們現在可以透過許多資訊平台去探尋到相似工作的薪資,或者是不同雇主之間福利的差異。同樣的,雇主也能夠透過不同的平台來蒐集關於應徵者能力的資訊,而取得最適合的人才。
4.) 競爭:
通常大家想到競爭只有想到勞工跟勞工之間相互競爭職缺,事實上,雇主跟雇主之間也在相互競爭人才。公司要維持競爭力,一定要有能夠

勞動市場的另外一個參與者:政府

政府也是一個主要的"雇主",現代國家多半有提供人民一些基本服務的必要。從基礎的戶政系統,地政系統,到比較嚴肅的法律體系,公眾安全體系(警察消防)。這些服務都需要有人來執行。請注意,我在這裡選責列舉的服務是有特定性的。這些,是我相信政府做為市場的參與者,需要提供保障"私有權利"能夠在一個市場裡面公平的執行。戶政提供一個人最基本的identity,地政確保土地權利,法律體系執行爭端解決機制,公眾安全提供每個人人身財產保障。每一項,都是每個人最基本的私有權利。

政府另外一個被大家所期待的角色是:當市場遭受到衝擊,或者是分配機制嚴重扭曲的時候,政府應該要做些事情。世界各國政府對於勞動市場的介入,主要是希望避免市場秩序的紊亂造成社會的動盪,嚴重的動盪會摧毀整體社會運作的基礎,這時候,不管我們談論甚麼自由、市場都是多餘的。

最早將"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引入立法保障的,不是左派人士,而是德國首相俾斯麥(Otto von Bismark)。1880年的德國,面對的社會環境就是在工資較低,且沒有任何保障勞動市場。這樣的環境導致大量德國勞工流向美國,而勞動力流失進一步造成國家競爭力的下滑。再加上社會/共產主義的興起,可能造成社會的動亂,不僅威脅到統治階級的利益,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會受害。他引入了一系列的社會福利措施。在這些措施中與勞動市場直接相關的,是退休基金與失業保險。透過在世界各國中的執行跟變遷,目前世界上多數政府在保障勞工權益上,通常包括了失業補助,失業保險,與就業訓練與輔導等。


自由主義經濟學家(例如:海耶克)的角度來看,政府是介入越少越好。具有一點自由主義心態的人,對於政府能夠幹些什麼好事通常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所以就算是市場失靈了,他們會主張政府應該要確切執行市場的公平跟效率,而用傾向支持用貨幣政策來鼓勵投資,透過私部門投資來創造就業。政府的任何政策,恐怕都會造成排擠市場本身的運作功能,反而讓整體市場更加脆弱,讓經濟復甦更加遲緩。

主張政府總該做點事的經濟學家(例如:凱因斯)認為,政府如果放任大規模失業的狀況持續,那麼對於整體社會的衝擊很劇烈。工作是每個人生活的基礎,政府並不能在大規模失業的狀況下甚麼事情都不做。政府應該勇敢舉債,創造工作機會,讓整體經濟活動回到正軌。
(這點上的差異,我會進一步在另外一篇文章中闡述)

台灣的勞動市場:市場缺乏良善運作

承續上面的論述,我還是用這四個面向來看看台灣的勞動市場如何已經"先天不足"

1.) 私有權利的保障:
我對於台灣私有權利的保障一直有所質疑。市場的基本精神是在"保障私有財產的前提下契約執行"。契約的執行就是保障勞工的勞動與他們取得的果實事相搭配的,在這點上也是確保每個勞工"私有的"的時間跟投入都有得到合理的補償(工資)。在這裡我喜歡舉的例子是加班費的問題,勞基法第24條是這樣寫的:

(延長工作時間時工資加給之計算方法)雇主延長勞工工作時間者,其延長工作時間之工資依左列標準加給之:一、延長工作時間在二小時以內者,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加給三分之一以 上。二、再延長工作時間在二小時以內者,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加給三分之二 以上。三、依第三十二條第三項規定,延長工作時間者,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加 倍發給之。
相信不少朋友並沒有得到這樣的補償,而雇主也經常不因為沒有符合支付這樣的薪資而受到任何的懲罰。"私有"的勞動果實是否完全進入了勞工朋友的口袋?這點值得議論。

2.) 自主的選擇:

選擇是自主的,但是可供選擇的選項是有限的,是比較接近台灣勞動市場的樣貌。台灣過去的產業政策,偏重某些產業而另外一些產業弱化。因此,並不是每個勞工都可以在勞動市場上找到適合自己的職位。而台灣並不像美國或者是歐盟的幅員,能夠提供更好的勞動遷徙範疇,因此選擇相對受限。對於勞工來說,自己最好的突破就是透過語言來加強自己能夠選擇的選項。

3.) 透明的資訊:
資訊不透明一直是台灣很多"市場"的問題,不管是在商品市場,證券市場,甚至在勞動市場也是。而這樣的市場資訊不透明的狀況下,得利者通常是站在資訊優勢的一方:生產者之於消費者、證券大戶之於散戶。

雇主之於勞工,到底是不是前者都站有資訊優勢的一方?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在工作之前雙方都處於資訊量很少的狀態,雇主很難去掌握勞工可能的表現為何;勞工也不清楚雇主是否會照實給予承諾的福利。

在我有限的蒐集樣本中,我的結論是:
在雙方媒合之時,台灣的雇主對於工作的狀態跟內容事實上經常含糊不清:不主動揭示他們願意提供的福利;或者是揭示了,但實際上卻不這樣來做。工作的內容範圍也缺乏明確定義,或者是在職務內容之外建立的一條"視情況調整"這種"帝王條款"
在媒合成功後,公司整體是否賺錢,每個人的貢獻如何衡量,更像是一個黑盒子。不少公司雖然表面上倒閉資遣,但事實上業主卻是帳戶滿滿。這種故事時有耳聞。從這些故事中,我對於台灣勞動市場的資訊透明程度相當懷疑。

4.) 競爭:

台灣一直是一個很競爭的社會,從小開始我們都習慣在考試當中競爭,進入職場,不管在甚麼領域都還是很競爭。提到這兩個字,大家馬上想到的是"勞工"之間的競爭。然而,雇主之間的競爭也是個很重要的因素。我有不少朋友在各地相比之後選擇到中國工作,或者是到其他國家發展職涯,主要的考量就是在於:台灣的雇主沒有意識到他們必須要開出"有競爭力"的薪水將人才留下。

解決勞動市場中,上述出現問題的地方,不少最熱門的討論是如何擴大對於勞工的保障。然而,我認為大部分的人忽略的是如何引入更多在台投資,並且讓公司設立更加便捷。越來越多的廠商願意來台投資的時候,他們可以提供的職缺樣態也就更多元,提供勞工的"選擇"就越多。同時,雇主之間也相互競爭,他們必須要提供透明的資訊,用更合理的待遇,來爭奪市場上有限的人力。

台灣的勞動市場:政府失靈(government failure)

如果已經處於一個被扭曲的市場,我們通常問,那麼政府要如何進行干預,能夠干預的政策又是甚麼?我傾向是認為政府應該要確保市場運作的條件公平,在這點政府能做的事情已經夠多了,光是勞動檢查,政府就可以做很多。

在經濟體承受了外部衝擊(external shock),就像一台電腦受到了過大的電壓,很多零組件會馬上出現問題不能運作,整個系統就掛掉了。市場也是一樣,外部的衝擊會造成嚴重的市場失靈。在這個地球上的每個國家,在全球景氣出現衝擊的時候都無法置身事外。
台灣在上一波遇到外部經濟環境衝擊下的大量失業的狀況下,勞動市場偏離了"充分就業"的目標。然而,政府推出的政策,是否幫助了勞動市場,或者是嚴重擾亂了市場而無法恢復?從當時討論最熱烈的兩項議題
就業實習補助方案無薪假的政策因應,可以略知一二。

就業實習補助方案:納稅人花錢得到被打破的議價地板?

22K的就業實習方案跟最低工資的爭議可以說是典型的政府應用法規來介入市場的方式。政府出發點或許立意良善,但是其實這麼插手反而可能導致更糟糕的結果,並且突顯他們對於市場的了解不夠深入。企圖修補市場的結果,反而把市場戳了個更大的洞!最低工資的爭議值得另外一大篇文章,我先談22K實習方案。

以市場經濟學的角度上來看,這個實習方案相當令人不可思議。基本上就是政府出錢來給與企業進行雇用,但是雇用的薪資設定了一項標準:22K。這樣的勞動價格(薪資)不是市場決定的,而是政策決定的。當政策決定這樣的價格之後,在勞動市場上勞動需求者(廠商)就算在景氣恢復之後,也不會用更高的薪資來雇用員工。可以說是"政府直接往勞動市場的膝蓋開了一槍"


無薪假政策:

再開始討論無薪假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政府當時對於無薪假的定義與解釋。執行起來真的是這個樣子嗎?
原本的勞保體系對於解雇離職是有擔保失業補助一段期間的,無薪假算是個疊床架屋的政策。在之前我看過一篇文章,內容引述到桃園產業總工會的毛理事長的話。如果該篇報導正確的話,無薪假會降低勞工的勞保保險金額的狀態。因此,勞工在"真正失業"之後的薪資或者是保障是更糟糕的。(該篇文章原是無名網誌的內容,我花了點時間沒有辦法在網路上找到)。

無薪假的狀況並不是保障了工作崗位,勞工也無法拿到他們本來從法令上應有的保障。更有不少勞工事實上在無薪假鄭測結束之後直接遭到資遣,而無薪假期間降低的年資跟投保收入馬上反映到他們的退休/無業生活上。


是否有可能的替代方案?既然提到政府,那麼凱因斯的角度是最直接的。替代方案就是把政府的預算拿出來創造就業。或者是在現有架構下,延長勞保失業給付的期間,或者就像這篇新聞中所描述的,推出特別方案cover原本勞保無法照護的範圍。對於22K,與其推企業實習政府幫忙付薪資,不如延長學貸寬限,推辦更多技職教育,都遠遠比打破市場行情還要對民眾有幫助的多。


而海耶克的想法,與美國在上波經濟衰退中的做法較為類似。透過提供便宜資本,鼓勵企業持續創新來。對於工資環境,資遣狀態,政府用原先的失業救濟支援,並且鼓勵工會與資方直接協商。

結語:
我個人的體會是,台灣社會對於"政府"這個概念有很深的依賴感。曾經有位首長在公開演講的時候說,"台灣社會比中國還"共產"",這句話
也呈現了某個角度的觀察。經濟成長有景氣循環,終究有高有低,但政府在這中間該做甚麼,是很有討論的空間的。

我在這篇文章裡面有許多沒有提到的關於勞動市場的困境跟觀察。比如說工資的僵固性,資訊不平等,人力資源公司等問題等,甚至更抽象的,海耶克與凱因斯在這些政府介入的深度的論戰。這些概念雖然抽像,卻是直指核心的起因(之一)。有機會再透過不同的例子,成文與大家分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假想情境:Omicron已在歐洲 (?)

  這是荷蘭疫情開始後,病房住院狀態:從這樣的變化,有沒有新型變體已經在歐陸的可能?